他當過兩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你卻未必了解他(第3/4頁)

毫無疑問,當時軍階最高、聲望最高,在新軍士兵中留下較佳印象的黎元洪,確實是站到前台的最佳人選。

但黎元洪不肯,他只說了三個字:“勿害我!”

當時黎元洪以絕食進行抗爭,但同時,他也在進行激烈的思想鬥爭:革命,是大勢所趨,其實一開始他從心底裏也沒有特別反對,不然不會按兵不動;但是武昌革命成功,並不代表全國革命成功,萬一失敗了,百分之百是件掉腦袋的事情。

到了最後,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在絕食了兩天之後,革命黨人甘績熙對黎元洪說:“黎宋卿先生,我們漢人同志,流血不少,以無數頭顱,換得今日成績,擡舉你為都督。你數日以來,太對我們同志不起。我對你說,事不成,你可做個拿破侖;事若成,你可做個華盛頓,你很討便宜的。你再不決心,我們就以手槍對待。”

黎元洪回答:“你年輕人不要說激烈話。我已在此兩日,並未有什麽事對你們不起。”

另一個革命黨人陳磊雲說:“黎都督很對得我們起的,但是你辮子尚未去,你既為都督,該做一個模範,先去辮子,以表示決心……現在是民國了,你若盡忠民國,你就是開國元勛;你若盡忠清廷,你就該早天盡節。二者必居其一,何以如此裝模作樣,我們實在不解。進而言之,你不過在滿清做個協統,現在得此機會,你非才智勝人,即你不幹,以中國之大,漢人之多,豈無做都督之人耶?望你三思。不然,恐同志等不汝容也。”

黎元洪回答:“你們再不要如此激烈,我決心與你們幫忙就是。你們說要去辮子,我早就贊成。我前在營內並下過傳知,謂願剪發者,則聽其便。你們明日叫個理發匠來將我的辮子剃去就是。”

黎元洪理發後,其實已經等於表態了。革命黨特地買來一掛鞭炮,以示慶賀。接著,士兵們請黎元洪訓話。黎元洪說:“元洪不德,受各位擡舉,眾意難辭,自應受命。我前天未下決心,昨天也未下決心,今天上午也未下決心,現在已下決心!無論如何,我總算軍政府的人了。成敗利鈍,生死以之。”

話音剛落,掌聲和歡呼聲雷動。

1911年10月17日,47歲的黎元洪正式就任軍政府都督。

6

事實證明,革命黨還真沒選錯人。

黎元洪懂海軍,也懂陸軍,在軍事上可以服人;他雖然是協統,但其實地位不亞於當統制的張彪一級,聲望也可以服人;他作為一省督軍,號召其他各省響應起義,也有說服力。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黎元洪不屬於革命黨中的任何一個黨派——既不是共進會成員,也不是文學社成員,更不是同盟會會員,所以他實際上是革命的各路勢力的一個平衡點。

但到了南北議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之後,一切矛盾就又都顯露了出來。在革命火種源頭的武昌,革命黨人內部也開始出現了明顯分化:拉幫結派,爭權奪利,內訌頻頻爆發。

在這樣的背景下,當時已是民國副總統的黎元洪,又需要做出一個選擇了:在袁世凱和孫中山之間,他必須要站一個隊。

各種史料證明,黎元洪一直很尊重孫中山,但他最終選擇站在袁世凱一邊。

其實何止黎元洪,當時中國但凡能分析雙方實力對比的人都清楚:袁世凱在各方面的實力均強於孫中山(參看《歷史的溫度1》收錄的《兩個大總統,你選哪個?》)。更何況,當時武昌的革命黨人已經將黎元洪視為了“眼中釘”。

於是,不可避免地,革命黨人與自己推選的“傀儡督軍”黎元洪徹底決裂了。在那場爭鬥中,黎元洪也沒有心慈手軟,他殺了很多革命黨人,獲得了“黎剃頭”的稱號。而革命黨與黎元洪的決裂,也徹底將他送到了袁世凱的那一邊。

在後來的“二次革命”期間,黎元洪明確表態支持袁世凱——但還是那句話:那場所謂的“革命”在很多人看來,無異於以卵擊石。

黎元洪不會犯那樣的錯誤。

7

那麽,黎元洪是不是真的就此和袁世凱成為鐵板一塊?

並不是。

1915年末,袁世凱躊躇滿志地準備登基,向來對他言聽計從的黎元洪卻一直消極抵抗,比如一直請辭本文開頭交代的那個“參政院院長”,但袁世凱就是不準。

袁世凱稱帝後,冊封黎元洪的頭銜是“武義親王”,當時全國就這麽一個“親王”頭銜,但黎元洪堅決不接受。各省的督軍、巡按使、鎮守使、都統、巡閱使等紛紛以“東廠胡同黎親王”“武義親王”“黎親王”等不同的電頭致電向黎元洪表示祝賀,但黎元洪就是不接受。最後被逼急了,只能說:“再逼我,我就一頭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