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督的抉擇:是死,是死,還是死?(第3/4頁)

所以,在庚子年的天津戰場上,出現了一幅奇怪的場景:人數占劣勢的八國聯軍團結一心,拼死要突破防線,去北京保護自己國家的使館;而人數占優勢的清軍和義和團卻相互傾軋,往往在打洋人之前,自己先要廝殺一番。

很快,清廷發來了電報,稱聶士成“旬日以來並無戰績,且聞有該軍潰散情形,實屬不知振作”。給他的處分是:革職留任。

這應該是當時朝廷上“主戰派”載漪操作下的電報。(載漪為何主戰,為何支持義和團,可參看“饅頭說”《117年前的今天,中國向全世界“宣戰”》)

此時在前線廝殺多日的聶士成,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義和團恨他,朝廷怪他,洋人也要殺他。

他到底是在為誰而戰?

而更讓聶士成倒抽一口冷氣的,是戰場上的變化:八國聯軍中的日軍從天津南面占領了紀家莊,而英國和俄國的聯軍沖破了聶士成部隊的左翼。作為大清帝國在京畿地區的唯一也是最後一支精華力量,聶士成的部隊被壓縮進了狹小的八裏台地區——他們被包圍了。

此時的軍機處來了一封上諭,從字面上看,並沒有考慮到聶士成的處境,而是對他之前的苦戰做了一個定論,並下了新的命令:“旬日以來該提督並無戰績……仍著嚴督所部各營,迅將紫竹林洋人剿辦,並速恢復大沽炮台,以贖前愆。如再因循致誤戎機,定將該提督按照軍法從事,決不寬待。”

接到上諭後的聶士成,反倒平靜了下來。

因為他已經做好了自己的打算:“上不諒於朝廷,下見逼於拳匪,非一死無以自明。”

5

1900年7月9日清晨,聶士成知道,最後的決戰時刻來臨了。

而他不知道的是,也正是在這一天,慈禧向之前被排斥到廣東的76歲的李鴻章發出了一封電報:“火速北上,辦理外交事務。”

在這個時候把外交經驗豐富的李中堂大人再叫回來,目的再明顯不過了:老佛爺頭腦發熱過了沒多久,就準備和列強議和了。

當整個帝國的最高統治者都在尋找台階下的時候,為她拱衛大門的提督聶士成,卻已經沒有退路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聶士成還得到了一個糟糕的消息:義和團的一部分拳民跑到聶士成家裏,去抓他的母親、妻子及女兒了。聶士成派兵追趕,而他部下有一個營裏的很多士兵和義和團有串通,他們大喊“聶士成要造反”,然後開始襲擊聶士成的軍隊。

而在營帳外,正面的八國聯軍的炮彈已經打了過來——背面,還有500多名日軍包抄了上來。

腹背受敵。聶士成騎上自己最心愛的戰馬,昂首來到了本方陣地最前線旁的一座小橋上,督戰。

子彈橫飛,炮彈爆炸,但聶士成在小橋上一動不動。

清軍看到本方主帥親臨一線督戰,頓時血氣上湧,無人後退一步,子彈打完了,就與沖上來的洋人肉搏。

但是,人數處於劣勢的聶士成部隊越打人越少,彈藥也所剩不多。此時,如果有援軍的話,八國聯軍的幾輪攻勢被壓下去,戰況可能會有所改觀。

但是,本應該最不缺人力的大清帝國,此時此刻卻不會有任何一支部隊來支援聶士成——大家都揣摩出了老佛爺心思有變,所以都在按兵不動地觀望。

聶士成完全可以撤退的,但他一動不動。

一個時辰之後,清軍陣地出現了崩潰的跡象。

此時的聶士成,轉身進了營帳,不久之後又走了出來,騎上馬,再次站上了小橋。

再一次走出來的聶士成,換上了全套嶄新的武官服。尤其醒目亮眼的,是他穿在身上的明黃色的嶄新黃馬褂——那是在1891年平定熱河金丹教叛亂後,皇上親自賞賜他的。

黎明的霧氣已經完全散去,八國聯軍陣地上德軍的指揮官庫恩,一眼就認出了對面陣地上的聶士成——他曾在聶士成的“武衛前軍”中擔任過騎兵教練。

庫恩不希望看到聶士成戰死,他讓一個士兵過去傳話,希望他投降。

沒有懸念,士兵帶回來的,是聶士成斷然拒絕的消息。

新一輪的炮擊和射擊又開始了。聶士成的明黃色黃馬褂,毫無疑問成了戰場上最顯眼的靶子。很快,聶士成的戰馬就倒下了,他立刻又換上了一匹,再倒,再換,一共換了4匹戰馬。

等換到第四匹戰馬的時候,聶士成的雙腿已經被打斷了,他勉強騎在馬上,雙腿在空中搖晃。

這時候,聶士成所在的那座小橋也已經失守了,他試圖帶隊收復小橋。一發炮彈炸開的彈片劃開了他的腹部,腸子流了出來。但他依舊騎在馬上指揮沖鋒,直到中了三顆子彈——

一顆子彈從他嘴裏打了進去,從後腦穿了出來;一顆子彈射穿了他的前胸;還有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太陽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