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督的抉擇:是死,是死,還是死?(第4/4頁)

聶士成終於倒了下來。

主帥陣亡,清軍全盤崩潰,八裏台失守。

6

故事並沒有結束。

德國軍隊沖上來之後,指揮官庫恩第一時間找來了一條紅毯子。他用紅毯子蓋在了聶士成已經慘不忍睹的屍體上,包裹起來,送還給清軍。不過,清軍在運送聶士成遺體返回的途中,遭遇了義和團的伏擊——他們要搶聶士成的屍體,戮屍泄憤。

幫清軍趕走義和團的,是洋人的士兵。

直隸總督裕祿上奏朝廷,希望能賜聶士成撫恤,但遭到了載漪等人的強烈反對。

最終,慈禧下的詔書是:“誤國喪身,實堪痛恨,姑念前功,準予恤典。”

之後調過去補防的清朝守備將領,再也沒有一人願意像聶士成那樣拼命。

1900年7月14日,天津城在八國聯軍的圍攻下終於淪陷,通往北京的門戶洞開。此時,離慈禧向列國“宣戰”,也就過去了21天。

饅頭說

我在各地的讀者分享會上,經常會舉一個人的例子。那個人叫丁汝昌,北洋水師的提督。

每次我拿他舉例,其實也會想到聶士成。兩個人都是提督,一個是水師提督,一個是陸軍提督。雖然一個在海上,一個在陸地,但歸根結底,二人都有很多相似之處。

比如,他們可能都看得清自己的命運,卻最終只能眼睜睜地接受。晚清這段歷史,我們很多人其實都不願意去多看,因為太屈辱。而看的時候,又會很生氣:當時的這些人,腦子裏都是怎麽想的?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穿越回去,處在他們所在的位置,能比他們做得更好嗎?至少我覺得我不能。

在一百多年前,中國面臨著“三千年未遇之大變局”——國門一開,我們從泱泱大國,忽然就變成了落後的“蠻夷”,這確實是很多人都不能接受甚至無法想象的。哪怕是當時最頂尖的政治家和智者們,都難免陷入迷惘。

所以,曾國藩有曾國藩的謀劃,林則徐有林則徐的想法,李鴻章有李鴻章的主張,左宗棠有左宗棠的決斷。

而再往下一個級別,很多親臨一線的指揮官,他們騰挪的空間小了很多,有時候就兩條路:要麽貪生怕死,要麽以死殉國。

丁汝昌選擇了服毒自殺,而聶士成雖然戰死沙場,但他的那種方式,其實也是自殺。

有時候,在歷史洪流的裹挾之下,一個微小的個體,真的很難改變潮水前進的方向。他所能做的,可能也只是獻出自己的生命。

1905年,在當時已當上北洋大臣的袁世凱的力主之下,清廷決定為聶士成“平反”,追贈“太子少保”,賜謚號“忠節”,並為他立了一塊碑,兩邊有對聯:勇烈貫長虹,想當年馬革裹屍,一片丹心忍作怒濤飛海上;精誠留碧血,看今日蟲沙歷劫,三軍白骨悲歌樂府戰城南。

如今的天津,還有一處“聶公橋”,終於算是有了一個交代。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

《1901》(王樹增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子孫謹守聶公訓,至今無人敢出國》(《新安晚報》,2014年7月24日)

《義和團档案史料》,故宮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編,中華書局197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