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大清誕生

在李自成、張獻忠等中原各路農民軍按下葫蘆起來瓢的同時,皇太極也絲毫沒有消停,己巳之變轉年,崇禎四年(1631年),皇太極親率六萬大軍包圍祖大壽鎮守的大淩河城,守軍只有一萬四千人。皇太極玩起了圍城打援,一方面在城外各處挖掘層層壕塹,一方面阻截寧錦方向的明朝援兵,此外皇太極還帶來了新式武器——仿制的紅夷大炮,因為避諱“夷”字,改名為紅衣大炮,這樣明朝有的武器後金也有了,明朝守軍絲毫不占優勢,這樣的山寨版紅衣大炮共有四十門。錦州方面派出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率四萬援軍前來,結果遭到皇太極伏兵截擊,吳襄率軍應戰,火箭呼嘯,重炮轟鳴,短兵相接,突然西風驟起,吳襄乘風縱火,烈火噴吐著黑紅的火舌向後金軍席卷而來,後金軍大亂,此時卻風向一轉,烈火反撲明軍,明軍大敗,吳襄僅以身免,明軍三十三員將領和四萬援軍全軍覆沒。

援軍沒了,祖大壽還一直在硬扛,畢竟祖大壽所部是關寧鐵騎,戰鬥力極其強悍,莽古爾泰所部死傷慘重,他便大發牢騷,皇太極很不高興,莽古爾泰也怒了,他拔出刀來,此時被各貝勒制止。當晚莽古爾泰也覺得自己失禮,於是以白天飲酒過量失態為借口請求皇太極原諒,皇太極則借故將莽古爾泰囚禁起來,不久莽古爾泰暴死。至此,四大貝勒只剩下皇太極、代善兩人。

祖大壽的弟弟祖大弼一身是膽,人稱“祖二瘋子”,一天夜裏他率敢死隊一百二十人縋城而下,每個人都戴上後金軍的大辮子,以渾水摸魚。此時皇太極還沒睡覺,正在看文書,祖大弼手拿大刀沖入皇太極的大帳,接連砍倒數人。皇太極忙拔出腰間佩劍,擋住祖大弼的大刀,兩人刀劍你來我往,皇太極漸漸不支。就在此時,阿濟格帶領侍衛十人趕到護駕,皇太極死裏逃生。趕來的後金軍越來越多,祖大弼大喝一聲,沖出重圍,在城下祖大壽派兵接應,祖大弼安然回城。回城後點將,發現帶出的一百二十人全數回城,無一陣亡,僅有數人受傷。三國時有甘寧百騎劫曹營,戰後百騎未折一人,祖大弼可謂不讓古人。

然而一場夜襲無法改變整個戰局,祖大壽堅守幾個月後,城內斷糧,馬肉鼠肉雀肉食盡之後,開始出現人吃人現象。供役築城的近萬名工匠、城內的商賈平民、士兵中身體羸弱的先後被吃掉。“炊骨析骸,古所沒有”,人肉都吃光了,用骨頭來點火做飯,足見大淩河城內已經成了人間地獄。(《清太宗實錄》卷十)

祖大壽真的撐不下去了,再吃就是吃自己的士兵了,與此同時皇太極先後七次寫勸降書給祖大壽,最終祖大壽決定投降,並送兒子祖可法到後金營中為人質。由於祖大壽的家屬大部分在錦州,他表示投降後希望後金不要聲張,再替後金賺開錦州城。大淩河守將除何可綱外,都隨祖大壽降後金。祖大壽把何可綱押至城外,當著兩軍將士的面,斬殺何可綱。何將軍臨死大笑:“寧為大明鬼,不為韃子奴!”

隨後祖大壽與皇太極盟誓,皇太極說:“凡此歸降將士,如果我們殺害他們,拆散他們妻子,收繳其財物牲畜,則我遭天譴,減我陽壽。若歸降將士,懷欺挾詐,歸降後再叛逃,則定遭天譴,減陽壽。”

祖大壽說:“祖大壽等,遇滿洲國兵,圍困三月,軍餉已盡,率眾出降,傾心歸汗。”(《清太宗實錄》卷十)

當晚,祖大壽到後金大營,皇太極親自出迎,兩人見面,祖大壽剛要行跪拜禮,皇太極止之,與他行“抱見禮”。這種滿族禮儀是兩個大老爺們見面,拱手作揖後,互屈一膝,相互左肩碰右肩,再右肩碰左肩,然後擁抱。這是女真人的最高禮儀。

第二天,皇太極采納祖大壽建議,命後金軍四千多人著明軍軍裝,跟祖大壽的三百多人一起做潰逃狀,希望賺開錦州城門。由於天降大霧,後金軍走丟了,祖大壽便提出自己先入城,趁機斬殺明將後再擁兵獻城(此為明朝這邊的記載,《清太宗實錄》則記載是皇太極主動提出放祖大壽)。皇太極信以為真,派祖大壽與其侄子祖澤遠前往錦州。

祖大壽到錦州後,派人至後金大營報稱錦州明軍太多,表示要從容圖之,自己先在城內做內應,今後適當時機再獻城。皇太極無奈,率軍返回。

祖大壽回錦州後,對巡撫邱禾嘉說自己是突圍而出。不久事泄,由於朝廷正是用人之際,祖大壽是關寧鐵騎的總指揮,崇禎沒有殺他,而是讓他入京面君。祖大壽心中有鬼,不敢入京,借故推辭。但從此開始,十年內,祖大壽一直沒有與皇太極再聯系,一心一意守衛錦州。十年之後,松錦大戰,祖大壽才真正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