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深挖內幕(第6/19頁)

第七款 俄國認在所租之地,而旅順大連灣兩口岸為尤要,備資自行蓋造水、陸各軍所需處所,建築炮台,安置防兵,總設所需各法,借以著實禦侮;並認以己資修養燈塔以及保航海無虞之所需各項標志。

第八款 中國政府允以光緒二十二年所準中國東方鐵路公司建造鐵路之理,而今自畫此約日起,推及由該幹路某一站起至大連灣,或酌量所需,亦以此理,推及由該幹路至遼東半島營口、鴨綠江中間沿海較便地方,築一支路。所有光緒二十二年八月初二日中國政府與華俄銀行所立合同內各例,宜於以上所續支路確切照行。其造路方向及經過處所,應由許大臣與東方鐵路公司議商一切。唯此項讓造支路之事,永遠不得借端侵占中國土地,亦不得有礙大清國大皇帝應有權利。

第九款 此約自兩國全權大臣彼此互換之日起舉行。此約禦筆批準之本,自畫押後,即刻在聖彼得堡互換。茲兩國全權大臣將此約備中、俄二國文字各二份,畫押蓋印為憑。兩國文字校對無訛,唯辯解之時,以俄文為本。此約在北京繕就二本。

光緒二十四年三月初六日一千八百九十八年三月十五日

“張勛復辟”背後的陰謀

近代史上的事情,黑幕重重,“張勛復辟”這件事,也不例外。張勛這個人在中國近代史上,扮演了一個“壞人”的角色,可是從第一手史料中,我們卻能讀出來一個不一樣的張勛,原來,在段祺瑞和黎元洪的政治鬥爭中,忠勇有余、謀略不足的張勛是被利用了,而且還背了將近一百年的黑鍋……

1917年,民國六年,也是清廷倒台的第六年。

這一年的 7月 1日,北京城中,突然幾乎家家戶戶都掛出了消失了六年之久的大清國國旗——龍旗。清朝,在滅亡整整六年之後,在“忠臣”張勛的武裝扶持之下,復辟了!

可能有一些讀者受此前歷史讀物的影響,會一廂情願地認為:北京人民對此深惡痛絕。可是,事實的真相卻是令人大跌眼鏡。北京人民不但不郁悶,而且許多人似乎還挺高興的,有的人甚至是逢人便報喜:皇上回來啦!皇上歸位啦!

年僅11歲的廢帝溥儀,在張勛的扶持之下,又坐上了龍椅,並在一群前清遺臣的輔助之下,像模像樣地發號施令了。一時間,許官,封爵,張羅朝政,鬧得不亦樂乎。

這就是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張勛復辟”事件。

可是,“好景”不長,沒過幾天,北洋軍閥巨頭段祺瑞就從天津發兵討伐張勛。張勛力抗不支。這一場復辟,在僅僅持續了12天之後,鬧劇般地畫上了句號。

對於這段歷史,不少的史書說:張勛“冒天下之大不韙”,發動了復辟清朝的軍事政變。可是,在我看來,本案其實大有內幕,恐怕遠遠沒有這麽簡單。

鮮為人知的是:事實上,張勛在這一年搞復辟,是有一定的人脈支持的,當年中國大部分的重量級軍閥,似乎至少從表面上都支持張勛搞復辟。也就是說,所謂的“冒天下之大不韙”,恐怕並不那麽符合歷史事實。

我們來看看當年的親歷者、見證人,對於這件事,都是怎麽說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當年曾經當過北洋政府交通總長的葉恭綽,對張勛復辟一事,是怎麽說的。葉恭綽的說法,原文如下:

“……1917年 5月下旬,黎元洪下令免了段祺瑞國務總理的職務,安徽省長通電獨立,繼而冀、魯、豫、陜、奉、浙、閩七省相繼響應獨立。相當多的政客聚集到徐州,當時有相當多的軍政人物支持張勛之主張:復辟清朝。張勛以為功業有成的機會到了,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顯然是出人意料,葉恭綽這篇收錄在《文史資料選輯》第四十一輯的證言表明:張勛復辟,竟然是經過相當多的北洋軍閥巨頭首肯的。

依據葉恭綽的證詞,當時全國重量級的軍政人物,持支持復辟立場的似乎並不在少數。當然,這些軍閥是真心擁護,還是虛假附和,人心隔肚皮,那就不知道了。

值得注意的是葉恭綽上述證詞中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八個字,它道出了張勛復辟一案深層次的內幕:張勛其實是被捧殺的。

張勛是個人,不是神,他沒有一眼看穿別人真心的本事,也就是說這麽多的人都同意他,他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們是真的同意。

這樣吧,讓我們通過更多的史料重新審視本案的來龍去脈。

事件爆發之前,有一個重要的歷史背景,那就是“中華民國”的總統黎元洪和總理段祺瑞鬧翻,此事史稱“府院之爭”。鬧翻之後,黎元洪、段祺瑞兩個人,分別都想爭取重量級軍頭張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