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海上張騫(第4/20頁)

如此龐大的船隊泊在港外,不可能不驚動當地政府,第三天便有古裏國國王派來的使者上船見了鄭和。鄭和說明來意:“大明皇帝登基後,念古裏國歷次派使者到京師朝貢,這次特派統兵大元帥鄭和親來賜詔正式封王,並賜國王印璽。所領同來兩萬多人皆為和平部隊,希望和古裏國增強商貿交易,永結友好。”那特使聽了大喜回報,於是國王便擇日由鄭和頒發詔書、印璽。

鄭和見古裏國物資豐富,人民和善有禮,各國商旅絡繹不絕,走在街上皆怡然從容,想到自己率領史無前例的龐大船隊,航行一年之後,終於達到此行預定的終點。他望著港外晴空萬裏,湛藍的天空飄來孤單單一朵白雲,其形狀先類蟠龍,待飄過頭頂時已變化成神似瑞獅。身邊的王景弘道:“鄭帥,此乃難得一見的祥瑞之象,當有所記錄,以志此行。”鄭和稱善。

次日,鄭和從兩萬多部眾中,征召了三名過去曾幹過墓石刻工的軍士,在古裏港邊勒石紀念,碑文曰:

“其國去中國十萬余裏 民物鹹若 熙皞同風 刻石於茲 永示萬世”

陸鎮目睹了這一幕,其時數千名士兵圍觀,勒石畢,歡呼震天。當地的人民雖不識得碑文,但會阿拉伯語的通譯比手畫腳地把碑文之意說了個大概,居民中不少人懂得阿拉伯語,聽懂後告知其他眾人,刹時也歡聲雷動,一同見證了大明聲威遠播印度洋的和平之旅。

陸鎮深受感動,他對鄭和的感覺已由欽佩轉為崇敬,想到自己一輩子在水上討生活,要訓練一支水師乘風破浪殺敵於水上,那是自己的特長,但是要能帶領如此龐大的船隊在海上萬裏長征,需要顧及的事真是千頭萬緒,每一端都不能出差錯,其中所需的海上統帥才能,“賽張順”自嘆弗如。

“這鄭和以前從未帶過水師,更沒有航海經驗,第一次出海便是前無古人的艱巨任務,俺只能說他是個天賦異稟的奇傑。”

大船隊離開了古裏國走向歸程,印度洋上吹起西風,歸航沿舊航線前進,停靠只為添補清水及必需品。船隊走得快,船上眾人心情輕松,許多人在數回家的日子,檢視一路交易所得的異國物品,航行中不時聽到各船艦上弟兄們雄壯的齊唱之聲,此起彼落,那氣氛與出征時完全不同。

船隊過了滿剌加,到了蘇門答臘國東南方的一個小國,所在地在宋朝時叫“三佛齊”,俗名叫“巨港”,明朝時名為“巴鄰旁”。洪武年間,曾遣使朝貢,其國王受冊封為三佛齊王。西爪哇強盛時便滅了它,改其名為“舊港”,但也無法有力地統治全境,以致被一個從廣東逃亡來此的犯人陳祖義糾眾組隊、自擁人馬,在沿岸及滿剌加海峽兩岸幹起海盜的勾當,不但搶劫往來商船及朝貢的貢品,而且殺人不眨眼,兇橫無比。

陳祖義得知鄭和船隊下西洋,便從南洋各地打探消息,沒想到竟解讀成:這支大明的船隊雖然龐大無比,但首領是個不帶種的太監,爪哇兵殺了他一百七十人也不敢還手,船上兩萬多人都是些農夫、工匠、商人之屬,這一趟從西洋回來,載滿了金銀寶物,只要能搶他幾艘大船得手,就吃喝不盡了。

於是陳祖義派人先對鄭和船隊示好,說是願意為祖國船隊服務,提供糧食、清水等補給品,暗中卻集結了五千名海盜、二十五艘船艦,打算以送貨為名靠近寶船。他卻不知早有其他廣東人深惡其兇暴惡行,偷偷向鄭和告了密。

鄭和找陸鎮商量,陸鎮建議道:“咱們假裝糊裏糊塗地接受這廝的好意,要他用船送補給過來,等他們靠近了就……”鄭和握拳道:“靠近了就轟死他!”陸鎮搖手道:“不轟,靠近了就搭板橋讓他們上船,咱們船上早埋伏了火槍手、弓箭手,等他們上船上了一半,再一聲令下開始全面攻擊,上了船的一個也不放過。這時甲板底下的火炮才開始轟,轟他媽稀巴爛,咱們的刀斧手就原橋原板殺過去,擒拿賊首。鄭帥,您說這樣打可好?”

鄭和聽得熱血沸騰,連聲叫好。陸鎮再加一句:“好教鄭帥放心,咱們的寶船隊,每一艘船上的兵士都練熟了俺這套戰法,幹起來就像操演一般,絕不會出亂子。”鄭和伸出大拇指,連比了三次,才道:“好樣的賽張順,難怪你以寡敵眾打敗了陳友諒,何況你現在是以眾擊寡!就由你來指揮吧!”陸鎮躬身道:“領命。”

夕陽西下時,陳祖義的船隊共二十五艘依約靠近寶船,港上風平浪靜,最是運送補給的好海象。二十五艘船上,每一船首都立著一個手執白旗的大漢,一面揮舞示意,一面各自尋定一艘寶船靠近。寶船首也有一個彪形軍官手執黃旗揮舞回應。那二十五艘船愈靠愈近,終於兩船船舷只有十尺之遙,這時寶船上早有士兵將長達三丈的板橋搭上對方船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