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海上張騫(第5/20頁)

鄭和心細,寶船上迎敵上船的軍士皆選來自廣東的老鄉,果然,陳祖義的部下不是老廣,便是通粵語的馬來人,幾句廣東話一招呼,氣氛便熱絡了。陳祖義的海盜一面扛著裝了補給品的木箱上了板橋,一面暗罵:“丟那媽誰和你認老鄉,馬上你就是死人了。”寶船上的老廣軍士一面迎人上船,一面也暗罵:“丟那媽誰和你認老鄉,馬上你就是死人了。”雙方在肚裏竟然罵得一模一樣。

待得百把個海盜上了寶船,陸鎮估計至少已上了一半,便一揮手,二十五艘寶船最高的主桅上冉冉升起紅旗,在斜陽映照下其紅似血。

幾乎是同時,訓練有素的火槍手和弓箭手從各個意想不到的角落跳出來,各就最佳射擊位置,一時之間槍箭齊發,殺聲震天。海盜們這才猛然驚覺自己上了“賊船”,可是已經沒有任何反應的余地,一排排中槍中箭,或倒臥甲板或跌落海中,慘叫之聲不絕於耳。

陸鎮揮手再升第二面紅旗,隱藏在寶船甲板下寬大空間裏的火炮開始轟發。如此近距離發射,彈無虛發,陳祖義的二十五艘船被打得支離破碎,好些地方已經著火,留在船上的海盜不知是該救火,還是跳海逃命。這時寶船主桅上又出現第三面紅旗,陸鎮訓練的精銳水師這才如狼似虎地通過板橋殺上敵船。

這場海戰在黑夜來臨之前便已結束。陳祖義的二十五艘船艦,遭火炮打沉了八艘,燒毀了十艘,剩下七艘束手就擒,陳祖義本人也遭生擒。五千名海盜,除了少數落海後遊水逃離戰場上了岸,大多死在海港中及寶船甲板上。海盜們帶上船的補給木箱散了一甲板,打開來看,裏面那有什麽補給物品,全是兵器及火藥。陸鎮連忙下令升帆動櫓,盡快離開仍在燃燒的敵船,以免遭到連累引爆。

王景弘對陸鎮道:“陸總兵用兵如神,牛刀小試便教海賊灰飛煙滅。”

鄭和默默想了想,再次伸出大拇指道:“猶記從瀏家港到長樂的途中,陸總兵操演了兩百兵士‘敵艦近戰’的陣式,當時只覺精彩,今日實戰中才見到你水戰的真功夫;五千海盜,一半殲於船上,一半死於海中,真乃不得了的將才。我回到京師,定要奏請皇上好好重用。”陸鎮只淡淡地謝了。

永樂五年九月初二,鄭和率著龐大的船隊回國,兩萬多將士、船員個個興高采烈。當船艦靠岸時,岸上迎接的官員與百姓歡聲雷動,船上的軍士不少人流下熱淚。於是,鄭和的第一次遠征西洋,順利完成了任務。

陳祖義原是個逃犯,有舊案在身,回國後便問了斬,有功官兵各有賞賜。鄭和及王景弘向永樂帝朱棣詳細報告了西航的經過,朱棣十分高興,雖然沒有尋到建文的蹤跡,但此行使大明的國威遠播到古裏國,南洋諸國有的已經來朝,有的先送貢品,可以說將朱棣的這番雄心大志發揮得淋漓盡致。鄭和帶回來的南洋珍寶,以及與諸國的商貿協議,更讓朱棣大為滿意。

但是鄭和個人卻帶著一個晴天霹靂的惡耗,悲痛地離開了朱棣的議政大殿。徐皇後在七月因病長辭了。

鄭和強忍住淚水,想到自己在明軍征滇時遭受閹割,爾後隨藍玉的部隊被押解到南京,傅友德將他送給了燕王朱棣,那時他才十四歲,從此在燕王府中受到當時的燕王妃的教導及照顧,一路從小太監拉拔到燕王府總管。這位上下人緣極佳的燕王妃,待鄭和是主母亦如長姐。後來朱棣發掘了他的軍事才幹,將他調到軍中侍候,但他這一生若要說最大的恩人,也是親人,便是這位昔日的燕王妃,今日的徐皇後,大行仁孝皇後。

鄭和如喪考妣地到了後宮,一個舊識的老太監出來相迎,兩人相見都流下淚來。老太監先帶鄭和到了後宮的小佛堂裏,只見鮮花、素果供著大行仁孝皇後的牌位,鄭和焚香跪拜,久久說不出話來。

老太監道:“自你率船隊下西洋後,皇後身子較之前更加衰弱,皇上急得不得了,太醫也束手無策。皇後對皇上說,一連數夜都夢見天冠菩薩在一道場開水路法會,拔濟諸鬼。那些鬼有的斷頭,有的斷肢,還有一些全身零碎,慘不忍睹,更有一個全身焦黑如炭的厲鬼瞪眼怒目而視。皇後夜夜被驚醒,皇宮裏請了高僧、道長來搞了幾日幾夜也不見效果。

“後來,道衍法師入宮來親自為皇後誦經三日,白天皇後的精神好些,夜裏依然夢見諸鬼。道衍法師和皇後私下密談了一下午,就出宮回寺了。當夜,皇後夢見天冠菩薩下山來對皇後開示,說皇上殺人太多太殘忍,諸鬼冤魂難以渡化,菩薩要以甚大法力將一身化為千個分身,一對一地為一千個冤魂厲鬼拔濟,方能奏效,叮囑皇後以白鐵鑄造一千尊菩薩像送到道場,助菩薩施展大法。皇後在夢中急問菩薩:道場何在?菩薩已經悄然隱去,皇後就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