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1922—1933:魏瑪德國與蘇聯的十年合作

十月革命勝利後為了給新生的蘇維埃政權贏得喘息時間,列寧主張和德意志第二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以及保加利亞議和,退出戰爭。為此1918年3月3日與德國簽訂條件極其苛刻的《布列斯特和約》。然而不久德國即因國內爆發革命、德皇出走荷蘭宣布投降,11月11日與協約國簽訂停戰協議,其中關於德國東部邊界的條款規定德國必須放棄按照《布列斯特和約》俄羅斯割讓給它的土地。附帶說說,布列斯特是基輔羅斯最早建立的城市之一,居民中猶太人很多。1977—1983年任以色列總理、1978年因《戴維營協議》和埃及總統安瓦爾·薩達特(Anwar Sadat,1918—1981)共獲諾貝爾和平獎的以色列總理梅納赫姆·貝京(1913—1992)便出生在那裏。

1922年4月10日至5月19日,34個國家的代表在意大利熱那亞開會商討國際金融事宜。4月16日魏瑪德國外交部長瓦爾特·拉特瑙(Walther Rathenau,1867—1922)和蘇俄外交人民委員(即外交部長)格奧爾基·契切林(1872—1936)在熱那亞郊區拉帕洛簽署《拉巴洛條約》,宣布雙方放棄根據《布列斯特和約》和《凡爾賽和約》向對方提出的領土與賠償要求,兩國關系正常化並“友好合作,在經濟上互惠互利”。1923年7月23日,魏瑪德國成為西方國家中第一個與蘇聯建立正式外交關系的國家。此後兩國又簽署了一系列協定,開展多方面的合作,包括軍事上的合作。一些合作因有違反凡爾賽條約之嫌沒有公開,一時德蘇兩國成為彼此最重要的外交和貿易夥伴。

其實,德、蘇靠攏很大程度上是西方、首先是英、法兩國促成的。一方面他們把新生的蘇維埃國家視為洪水猛獸,先是企圖扼殺在搖籃裏,為此不惜發動武裝幹涉,沒能如願便實施孤立政策;另一方面,他們對德國極其苛刻,大有“打翻在地再踏上一條腿,教他永世不得翻身”之勢。這樣,魏瑪德國和蘇維埃俄國(1922年12月30日以後則為蘇聯)都有擺脫孤立、抗衡西方國家的需要,在某種程度上可說是結成了“反凡爾賽同盟”。

代表德國簽署《拉巴洛條約》的瓦爾特·拉特瑙是出生在柏林的猶太人,其父埃米爾·拉特瑙(Emil Moritz Rathenau,1838—1915)1887年創建德國通用電氣公司,又和維爾納·馮·西門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1816—1892)一起創辦後來稱為“德律風根”(Telefunken)的德國無線電報公司。瓦爾特·拉特瑙作為長子繼承父業成為德國重要實業家,還積極投身政治,參與創建德國民主黨。1921年5月擔任魏瑪政府重建部長,1922年1月改任外交部長。與蘇俄簽訂《拉巴洛條約》便是他外交部長任內所做一件重要事情。可惜條約簽署僅兩個月,1922年6月24日,他就在柏林街頭被刺身亡,兇手是兩名極端民族主義軍官。27日國會為他舉行了隆重悼念儀式,30年後(1952年)聯邦德國為他發行了紀念郵票。

1922年熱那亞會議期間,魏瑪德國總理約瑟夫·魏爾特(Karl Joseph Wirth,1879—1956)會見蘇俄代表、對外貿易人民委員列昂尼德·克拉辛(1870—1926)、外交人民委員契切林和副外交人民委員阿道夫·越飛。

代表蘇聯簽字的格奧爾基·契切林,是蘇聯早期最重要的外交官。出生在俄羅斯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沙俄外交官,自己受過良好教育,畢業於聖彼得堡大學(學的是歷史和語言),會說歐洲所有主要語言,還會幾種亞洲語言,是一個學者型外交官。由於支持俄羅斯1905年革命曾被迫流亡西歐13年,先後居留倫敦、巴黎和柏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參戰各國都打著民族主義旗號宣稱自己是為正義而戰,身在國外並且還不是布爾什維克的契切林卻表示贊成列寧的觀點,認為那是一場帝國主義戰爭,並且因發表反戰文章而於1917年被英國逮捕,關在倫敦南部布裏克斯頓監獄。十月革命後蘇俄首任外交人民委員托洛茨基以交換扣押者的辦法使他獲得自由,回到蘇俄。為了交換他,蘇俄方面釋放了包括原英國駐沙俄大使喬治·布坎南(George William Buchanan,1854—1924)在內的多名英國人。契切林回國後即加入布爾什維克黨,成為托洛茨基的主要助手。1918年5月30日托洛茨基改負責軍事之後,他任蘇俄外交人民委員,直到1930年因病退休。在他擔任蘇俄及蘇聯外長期間,蘇、德兩國關系發展得比較順利,這除了因為雙方都有反抗英、法等西方國家的需要,還與兩國政要中不少人有比較好的私人關系有關。20年代德國駐蘇大使便長期由曾經擔任魏瑪共和國首任外交部長的烏爾裏希·馮·布洛克多夫-蘭晁伯爵(Ulrich Graf von Brockdorff-Rantzau,1869—1928)擔任,而他就是契切林私交不錯的一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