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1922—1933:魏瑪德國與蘇聯的十年合作(第4/4頁)

1940年11月,作為蘇軍總參謀部工作人員,華西列夫斯基隨莫洛托夫訪問德國。一次宴會上他的座位剛好與瓦爾特·馮·布勞希奇相鄰,布勞希奇問他是否記得兩人見過面?華西列夫斯基回答說當然記得。原來,1932年蘇聯舉行過一次大規模軍事演習,邀請了許多國家駐蘇武官參觀。給其他國家武官看的只是部分內容,對德國人卻是“和盤托出”。布勞希奇在伏羅希洛夫陪同下到過華西列夫斯基的指揮所,對看到的一切評價頗高。

蘇聯沃利斯克“Tomka”化學戰學校的德方人員

除了利用蘇聯境內的設施培訓兩國軍事人員,還有一些紅軍軍官到德國接受培訓或者實習。在德國幫助下紅軍建立了參謀機構,1925—1928年擔任副國防人民委員兼紅軍總參謀長的正是積極倡導紅軍改革、主張紅軍正規化的圖哈切夫斯基元帥,而正規化的一個重要內容便是參謀機構的設置和參謀人員的培訓。魏瑪德國海軍還被允許使用蘇聯西北部瀕臨北冰洋的重要軍港摩爾曼斯克。1940年納粹德國進攻挪威,還有部分軍艦是從那裏起航的。

作為回報,德國幫助蘇聯實現其工業(主要是重工業)現代化,蘇聯許多骨幹工廠都使用了德國技術和設備,例如“二戰”期間成為蘇聯坦克主要生產工廠的列寧格勒布爾什維克工廠和研制了最著名T-34坦克的烏克蘭哈爾科夫機車廠。還有許多蘇聯工程技術人員和科學家到德國學習或者實習,這些人大多成為蘇聯相關領域的骨幹。一個典型例子是1939—1940年擔任蘇聯造船工業部部長、1940年以後長期擔任蘇聯黑色冶金工業部部長、1949—1956年擔任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的伊凡·捷沃相(1902—1958)。1929年,大學畢業兩年剛29歲的捷沃相被派往德國埃森克虜伯工廠實習,回國後擔任一家大型工廠的總工程師。

法國到1924年10月28日才與蘇聯建交。英國與蘇聯建交在1924年2月,但1927年5月26日斷交,1929年10月3日重又建交。美國與蘇聯建交更遲至1933年11月16日。這樣,在一段不算太短的時間裏與蘇聯交往最多的西方大國便是魏瑪德國,而這種交往用現在時髦的話來說是“互利雙贏”。魏瑪德國步履踉蹌地走過14年,但也不無“亮點”,那就是一支訓練有素而且不受政府頻繁更叠影響的軍隊,納粹上台後能夠迅速使其軍事力量在歐洲稱雄、稱霸,這個基礎至關重要。當然這也為日後納粹德國侵略蘇聯種下了禍根,但那些合作同樣也為蘇聯工業、尤其是重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蘇聯紅軍正規化建設起了一定作用(如果沒有對圖哈切夫斯基等蘇軍將領的“清洗”,當更明顯)。蘇聯能夠取得衛國戰爭最後勝利,這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德蘇關系隨即發生變化。當年利佩茨克等三所學校德方人員全部撤離,接著,其他合作項目也陸續終止。1930年契切林因病退休,外交人民委員一職由他的副手馬克西姆·李維諾夫接任。李維諾夫出生在波蘭東北部最大城市比亞韋斯托克一個猶太銀行家家庭,原名“Meir Henoch Mojszewicz Wallach-Finkelstein”,通常只稱馬克斯·瓦拉赫(Max Wallach)。他很早就參加革命,1903年加入布爾什維克。十月革命後被列寧委任為駐英國代表,後來做過巡回大使、副外長,1929年促成蘇聯與波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羅馬尼亞簽訂條約,承諾相互不以武力解決爭端,那些條約通常也就稱“李維諾夫條約”。“扶正”後他致力於改善蘇聯與西方(尤其是英、法、美三大國)的關系,促使英國放棄對蘇聯的經濟封鎖,促使美國1933年承認蘇聯。1934年蘇聯成功加入“國際聯盟”。

李維諾夫擔任蘇聯外交人民委員直至1939年5月3日被莫洛托夫取代。外交人民委員部工作人員裏有不少猶太人,大部分也被撤掉,西方和納粹德國自然明白釋放的是一個什麽信號。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後斯大林重新任命他為副外交人民委員,接著便派他到華盛頓擔任蘇聯駐美大使。附帶說說,他的妻子是英國人,李維諾夫病逝於1951年最後一天,去世前囑咐妻子“英國女人回家去”,他的妻子遵囑回去,沒有再回蘇聯。

1937年5月圖哈切夫斯基成為斯大林在軍隊裏“大清洗”最主要的對象,罪名除“托洛茨基軍事陰謀集團”外還有“納粹間諜”,表明已經把納粹德國看成敵人而不是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