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圖哈切夫斯基案與蘇聯紅軍第一次“大清洗”

在聯共(布)黨和政府高層之外,紅軍也是“大清洗”的重災區。

1917年4月14日,布爾什維克莫斯科市委首先決定建立“赤衛隊”。接著聖彼得堡、基輔、哈爾科夫、薩馬拉、敖德薩、下諾夫哥羅德、塔林等城市也都建立了赤衛隊。那是一種準軍事組織,由工人、農民、哥薩克、士兵和水兵等志願人員組成。

從這兩張老照片不難看出,赤衛隊人員組成都很復雜,不但有工人、市民,還有沙俄軍隊的軍官、士兵和水兵,甚至還有顯然未成年的少年,所持武器也五花八門。

1917年,赤衛隊武爾坎工廠分隊

1917—1918年,車裏雅賓斯克赤衛隊。注意後排最右顯然是未成年的少年。

1917年十月革命期間,守衛斯莫爾尼宮的赤衛隊

十月革命爆發前,俄羅斯各地赤衛隊已經發展到超過20萬人,其中彼得堡和莫斯科兩地各約3萬人。彼得堡赤衛隊領導人是康斯坦丁·尤列涅夫(1888——1938),十月革命後轉入外交界,先後擔任蘇聯駐多個國家的全權代表,包括拉脫維亞、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伊朗(當時還叫波斯)、奧地利、日本和德國。但這個出生在鐵路巡道工家庭的老布爾什維克在“大清洗”中也未能幸免,1937年9月23日被捕,1938年8月1日被處死,1956年平反恢復名譽。

十月革命是一次城市武裝起義,赤衛隊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十月革命後及內戰初期,它們又起到警察和軍隊的作用,因為新成立的蘇俄人民委員會雖然設有陸海軍人民委員部,由尼古拉·克雷連科(1885—1938)、弗拉基米爾·安東諾夫-奧弗森科(1883—1938)和巴維爾·德邊科(1889—1938)三人負責,但並無正規軍隊。

然而,各地建立的赤衛隊沒有全國性的統一組織、領導和指揮,當“白軍”發動反對新生蘇維埃政權的內戰,英、法、日、美、波蘭等14個國家發動對蘇俄的武裝幹涉時,它就擔當不起只有正規軍才能擔當的任務了。因此,蘇俄人民委員會1918年1月28日決定建立正式軍隊,全稱“工農紅軍”,通常只稱“紅軍”。這個名宇一直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6年2月25日才改稱“蘇軍”。

紅軍初建時只有20余萬人,內戰中迅速發展壯大,1920年達到約550萬人,成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軍隊。內戰期間及內戰結束後很多年都沒有實行軍銜制,但仍有表明職務的肩章和領章。共同標志是中心為鐮刀斧頭的紅五星,班長、排長助理、司務長另加1~3個三角形符號,排長至團長另加1~4個方形符號,旅長以上另加1~4個菱形符號。

工農紅軍建軍初期,列寧(站立者前排中央)、托洛茨基與紅軍指戰員。列寧身後是伏羅希洛夫,但並無斯大林的身影。

1935年11月20日蘇聯決定實行軍銜制,但為了與沙俄及其他“舊制度國家”相區別,對於將官沒有采用傳統的軍銜用語,而是以首字母縮略詞方式新創獨有的軍銜。不過元帥、校官和尉官仍然采用傳統術語,例如Мáршал(元帥)、полкóвник(上校)、майор(少校)、капитан(上尉)、лейтенáнт(中尉)。最高軍銜為“Мáршал Совéтского ”(蘇聯元帥),以下依次是:

“一級集團軍司令員”。“командарм”是個組合詞,由“командир”(司令員)和“армии”(集團軍)組成,標識為四個菱形符號再加一顆星形符號。“一級集團軍”(армии 1-горанга)是內戰時期紅軍最大建制單位,約相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的“方面軍”。

“二級集團軍司令員”,領章為四個菱形符號,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四星將軍”,例如德國的“大將”。二級集團軍,是由兩個以上“軍”組成的單位,約相當於二戰期間蘇聯的“集團軍”。

內戰結束後撤銷“集團軍”建制,改按地域設置“軍區”。大多數軍區司令員由“二級集團軍司令員”擔任,只有基輔、白俄羅斯、列寧格勒和莫斯科四個最重要軍區的司令員由“一級集團軍司令員”擔任。

“軍指揮員”,領章為三個菱形符號,相當於上將。

“師指揮員”,領章為兩個菱形符號,相當於中將。

“旅指揮員”,領章為一個菱形符號,相當於少將。

不難看出,這些軍銜實際上表示的都是所任職務,但常常出現職務提升而軍銜依舊的情況,例如已經擔任軍長的人的軍銜可以仍為“師指揮員”。1940年5月7日,蘇聯恢復使用與其他國家——致的軍銜術語:генерáл-майóр(少將)、генерáл-лейтенáнт(中將)、генерáл-полкóвник(上將)、генерал армии(大將)。但原來的“軍指揮員”只轉為中將,“師指揮員”、“旅指揮員”依此類推,轉為少將、上校,這與蘇軍一度取消“旅”的建制,“師”之下即為“團”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