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鄉下人卡爾

占地100英畝的農場

卡爾?斯廷納是在農場裏長大的。那是一個占地100英畝的農場,離田納西州北方小鎮拉福利特8英裏。在20世紀30和40年代,那裏的城鄉之間有很大的差別。城裏的主要道路是柏油路面,其余都是土路和石子路面。那裏的人偶爾也進城,但大部分時間都在鄉村的商店裏買東西。有汽車的人家很少,電力供應也很稀缺。到1948年,斯廷納家的農場才通了電。人們創造自己的娛樂方式。對男孩子們來說,主要的娛樂方式是戶外活動——到附近的坎伯蘭山裏去狩獵或者徒步旅行。或者到諾裏斯湖——1936年由田納西流域管理局興建的大型項目——去遊泳或者釣魚。

那裏的人們信仰上帝,也熱愛鄉村生活。到了星期天,大家都去(多半是)浸禮會教堂做禮拜。每個青壯年男子都願意為自己的國家效力。

在拉福利特鎮和與之毗鄰的肯塔基州的米德爾斯伯勒之間,每天有兩班公共汽車。斯廷納清楚地記得,二戰時期才六七歲的他從田野上望去,看見年紀大的男青年走到公路上,乘汽車去拉福利特的征兵中心的情景。無論他們是被征兵去的還是自願去的,反正他們都去了。後來他以崇敬的心情聽那些回鄉的男孩子(都已長成了大人)講述他們的戰鬥經歷——那些可怕、難受、痛苦但卻很有意思的事情,講述他們在剛剛解放的城市中行進時的喜悅心情。即使一個10歲的小孩也能理解為什麽要犧牲。

等他到了當兵的年齡,他懂得自己應當為國家作貢獻,而且應當不亞於那些曾經作過貢獻的人。①斯廷納的家人和阿巴拉契亞農村的大多數人一樣,已經在美國生活了很多很多年。

斯廷納家族是1710年前後從德國移居美國的。這個家族有5個兄弟定居在賓夕法尼亞州,後又遷徙到弗吉尼亞州和北卡羅來納州。1820年,亨利?斯廷納為了尋找土地,來到田納西州東部。在鮑威爾河流域一個叫大本德的地方,他找到了所要的土地。那條河兩岸土地肥沃,森林裏常有鹿出沒,河裏有許多肥美的魚,附近只有4戶人家。亨利購買了1000英畝土地,然後返回北卡羅來納把家人接了過來。和他們一起來到鮑威爾河谷的還有另外幾戶人家。到1889年,他們定居的地方已經有了三家商店、一家蒸汽機鋸木廠以及一家磨坊。那兒的居民已經有了27戶,總共有100多個孩子,還有35條狗和65匹馬。

到了1936年,由於諾裏斯湖的水位上漲,鮑威爾河大本德的居民都搬遷了。埃米特?斯廷納和他的家人都被迫搬遷。埃米特是卡爾的父親。

卡爾?斯廷納記憶中的家是這樣的:

從1936年起,我父親就參與了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修建諾裏斯大壩以及該局在30和40年代修建其他水壩的工作。他是一名打眼放炮的工人。他的工作就是鉆孔,裝炸藥,炸掉巖石,為水壩打牢基礎,開鑿泄洪道。到戰爭爆發時,他已經有了好幾個兒女。這就意味著他沒有被征兵,而是被送去修建橡樹嶺核電站(離拉福利特僅幾英裏)。

由於他自身的背景,他的有些軍中朋友就稱他“鄉下人卡爾”——這是一個善意的諢名,絲毫沒有嘲弄的含義。斯廷納對自己的出身特別滿意,任何一個錯誤地把他看成鄉巴佬的人,很可能會發現自己因此而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

在不建造水壩和核電站的日子裏,我父親就種地。戰爭期間,橡樹嶺核電站是優先發展項目。

那座核電站是1942年動工的(但在1945年8月杜魯門總統宣布美國制造出原子彈之前,它的存在一直沒有正式對外公布)。那是一個重大工程,保安措施非常嚴密。這個設施的四周是高高的菱形格鐵絲網,有騎馬的武裝保安人員在四周巡邏。要求建築工人像軍人住軍營一樣住在工廠的大樓裏(他們在那裏常常是一個星期幹7天活)。偶爾我父親也可以在周末抽空回一趟家。他走了之後,我母親凱西?斯廷納就掌管這個農場並照顧這個家。

我是5個孩子中的老大——還有3個弟弟和1個妹妹。我的爺爺、奶奶和我們住在一起。

我們幹活很賣力。把租用的土地算在內,我們耕種的土地總共大約200英畝。除了種植煙草和谷物,我們還養了一些牲口——當時還沒有拖拉機。馬和騾子是用來幹活的。男孩子到6歲時就下地幹活了;農忙季節(我們都在上學)我們總是起早摸黑地幹活,只要是好天,一個星期要幹6天活。即使下雨,也有事可幹,像堆幹草或者給牲口磨飼料什麽的。

幹活很辛苦,但是我們的生活還不算艱難。星期天不幹活,就可以上教堂,找朋友玩,或者自己玩耍。由於每家只有一輛汽車,所以很少用它出去玩。我和朋友們聚在一起的時候,很可能就不在我們農場。星期天下午,15到20個男孩子聚在一起打球或者練習拳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