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後,我的母親”

“命運是我們半個行動的主宰,但是它留下其余一半或者幾乎一半歸我們支配。”

——馬基雅維利《君主論》

瑪格麗特·德·瓦盧瓦在1553年5月14日生於巴黎西北十英裏的聖日耳曼昂萊(Saint-Germain-en-Laye)王宮。她在家中排第六,是三位公主中最小的那個。她的父親是亨利二世,性格堅毅,統治著文藝復興時期的法國,當時法國激蕩、奢華而繁榮;她的母親是凱瑟琳·德·美地奇,在國王的回憶中,那是一位溫順的、樸素的妻子。雖然國王是一位仁愛的父親,曾表示要和子女一起共度時光,但是當瑪戈出生的時候,國王卻因在和宿敵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作戰而分身乏術。查理五世的帝國疆域廣大,包括西班牙、日耳曼、尼德蘭和意大利部分地區,將亨利二世的國土團團圍住,與此相比,公主的出生則無足輕重。她的母親平常寫信時熱情洋溢,但於當時的信件中卻沒提及此事。

年幼的公主和她的兩個姐姐度過了童年時光。一位是伊麗莎白,比她年長八歲,另一位是文雅的克勞德,她在瑪格麗特出生時剛剛六歲,還有一位未來的嫂子,瑪麗·斯圖亞特,當時她10歲,剛剛從蘇格蘭來到法國。相伴瑪格麗特童年的還有聖日耳曼昂萊王宮為數眾多的保姆和女教師。她的兄弟——包括王儲弗朗西斯(已與瑪麗訂婚),以及查理和亨利(或稱安茹公爵)——在別處接受教育,不過常常前來看望她們。王室後代中最小的一位是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François),他是瑪格麗特的弟弟,也和公主們在聖日耳曼度過童年。[1]

對瑪格麗特和她的兄弟姐妹們來說,聖日耳曼昂萊王宮的生活非常愉悅。這座華麗的宮殿是她父親最喜愛的住所之一——他在這裏長大——亨利二世在登基之後,曾經大力翻修這座宮殿,如加上了兩座側殿。這裏有華美的花園、打獵用的森林,甚至有一個網球場。約有兩百名仆人照看王室後代,其中還不包括廚房的工作人員。

瑪格麗特自幼思維敏捷、樂觀向上、充滿活力。她黑亮的頭發並不符合當時的時尚——王室崇尚金色的卷發——但是在凱瑟琳·德·美地奇那大多身體孱弱、貌不驚人的子女中,這位最年輕的公主膚如凝脂、健康樂觀、個性鮮明,顯得格外出眾。

顯然,她是國王的掌上明珠。她對於童年的回憶有一份書面記錄,內容是關於她父親的:“我當時約有四五歲,國王把我放在膝上,和我聊天。”國王逗她,問她最喜歡哪位玩伴——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位是未來的吉斯公爵;另一位則是博普雷奧侯爵(Marquis de Beaupréau)。他的小女兒馬上說更喜歡侯爵。國王被逗樂了:“為什麽呢?他並不是最英俊的啊?”年幼的瑪格麗特則莊重地解釋道:“因為他舉止最為得體,而王子(吉斯公爵)卻很頑皮,對任何人都頤指氣使。”

但是她對她的母親則沒有什麽美好的童年回憶,沒有上文的溫存,沒有熱情的擁抱,甚至也沒有責罵。在瑪戈的生命中,這位法國王後似乎並不存在。

考慮到瑪格麗特出生前後凱瑟琳·德·美地奇在宮廷中的情況,這與事實相去不遠。諷刺的是,這位日後將要主宰強大法國超過25年的女性,在當時卻只是個不可靠的外國人、社會的邊緣人士。

凱瑟琳於1533年來到法國,時年14歲,不受愛戴,遭人鄙視。她的母親是出身王室的女伯爵,年僅17歲時就撒手人寰,據謠傳,是她丈夫——出身佛羅倫薩美地奇家族——傳染給她的梅毒奪去了她的生命。六天之後,她的丈夫也因同種疾病追隨她到九泉之下去了。[2]不過美地奇家族當時在意大利身居權貴,這對當時才三周大的孤兒凱瑟琳無疑是一件幸事。撫養凱瑟琳的任務就落在她教皇叔叔的肩上,不過他似乎並不十分願意。據說第一次看見凱瑟琳的時候,他就嘆息道:“她身上帶著希臘式的災難!”

可憐的凱瑟琳的童年一直多災多難,命運隨著家族的興衰而起伏。當美地奇家族勢力強大,能夠控制梵蒂岡和佛羅倫薩時,凱瑟琳和她的親戚們生活富足,住在華麗的佛羅倫薩宮(Florentine palace)中。但凱瑟琳八歲時,突然家道中落,她不得不在各個女修道院流離。隨著反對美地奇家族的力量日益壯大,她也面臨著安全問題,城市遭到圍困時無助的凱瑟琳成了敵意的靶子。她驚慌失措:佛羅倫薩的市民公開議論是要將她賣到妓院去任士兵蹂躪,還是裸體綁到城墻上去。最緊張的時候,她甚至剃去頭發裝成修女,當時她才11歲。

凱瑟琳很小就知道,自己無所依靠,安全完全仰賴他人的善意,凱瑟琳努力尋找盟友,將憤怒和不悅隱藏在溫順的面孔之下。她首先找到的是天真的修女,她們是她抵擋外界惡行的唯一防線,最終她成功地使自己成為了修女的一員。一位關照凱瑟琳的修女寫道:“凱瑟琳溫柔善良,修女們盡其所能地消減她的悲傷和困苦。”一位意大利廷臣也以“服從”一詞描寫凱瑟琳的少女生涯。但是在屈從的面具下是憎惡的激流。一位前往修院看望凱瑟琳的使節觀察到:“我從未見過像她這麽年輕的人在分辨善惡上如此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