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文化革命(第4/13頁)

但是,世界雖然仍握在老人手裏,他們卻已經默默地,也許甚至不覺地,將位子一點一點地讓給年輕一代了。至於欣欣向榮的化妝品業、護發用品業、個人清潔品業,更受年輕消費者歡迎。這些行業的繁榮興旺,絕大多數得益於少數發達國家的財富積累。[1] 60年代末期開始,各國興起一股將投票年齡降至18歲的趨勢,即美英德法四國。對於青年男女開始(異性)性交的年齡,社會上也有普遍認可降低的跡象。另一個趨勢卻是,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老人比例大增,以及——至少在幸運的上層階級和中產階級裏——老化現象的延後,退休年齡卻提早來到,到了公司經營拮據之時,“提前退休”竟成了裁員的最佳渠道。大公司主管年過40,一旦失業,會發現處處碰壁,覓職之難不亞於白藍兩領職工。

青少年文化的第二項新特征,直接由第一項而來:這項新文化運動成為“發達市場經濟”的主力部隊。一是因為當今年輕一代,代表著一股極為集中強大的購買力量;二是由於如今每一代新起的成人,本身也都曾是具有自我意識的青少年文化的一部分。他們既走過這段社會化的路程,精神上自然接受其洗禮,帶有其標志。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莫過於科技驚人發展,吸收學習能力強的年輕人,自然比年長保守者占上風,或至少比適應能力已漸僵化的年齡層占有極大的優勢。美國的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日本的日立(Hitachi),不論其管理階層的年齡分布如何,新電腦、新軟件的設計人員,卻都在二十多歲的年齡段中。雖說這些機械程序的設計,都是以“人人都能用”為原則,可是對那些不曾和新科技一起成長的那代人來說,顯然比新生一代吃虧多了,孩子們如數家珍,父母卻完全沒有概念的新事物、新知識越來越多,相形之下,父母所能教給兒女的東西仿佛越來越少。兩代之間的角色,似乎來了一個大翻轉。美國大學校園更首開風氣之先,來來往往的青年學生人人一條破牛仔褲,他們要學工人百姓的穿著,故意不要像他們的長輩那麽高貴講究。這副打扮,逐漸向外傳播開來,於是不分上班放假,處處可見到牛仔褲。在某些所謂“創意型”或嬉皮式的工作圈裏,甚至可以看見牛仔褲的主人,頂著一頭灰白的頭發。

都市青少年文化還有第三項與眾不同的特質,即其驚人的國際化現象。牛仔褲與搖滾樂,成為現代摩登少年的標志,成為注定將變為多數的少數人的記號。這種現象,不獨在一般正式容忍它們存在的國家存在,就連蘇聯的青少年,從60年代開始至今,也紛紛追逐這股牛仔搖滾之風(Starr,1990,chapters12—13)。有的時候,搖滾歌曲中的英文歌詞甚至無須翻譯,同樣可以令青少年如癡如醉。此情此景,固然反映美國通俗流行文化及生活方式風靡全球所向無敵的霸權地位,我們同時卻也要注意一個真相:其實西方青少年文化的心臟重地本身,也是與文化沙文現象持相對立場。這種反文化沙文的心態,尤其可以從他們對音樂趣味的取舍看出來。他們非常歡迎來自加勒比海、拉丁美洲的風格,80年代開始,更對非洲風情情有獨鐘。

文化霸權的現象並非自今日始,但是其中的運作方法已經全然改觀。在兩次大戰之間的年代,美國電影業是其主要的傳播媒介,事實上也是當時唯一擁有全球發行網的行業。二次大戰之後是電影觀眾人數的鼎盛時期,高達數億。隨著電視及各國電影事業的興起,以及好萊塢影棚作業體制的結束,美國電影業的霸勢稍有失色,也流失了許多觀眾。1960年美國電影的年產量,即使將印度日本兩大電影王國除外,也不及全球影片總產量的六分之一(UN Statistical Yearbook ,1961),不過後來它還是扳回幾許頹勢,再振雄風。至於電視事業,由於市場分布甚廣,語言類別過多,美國倒從來不曾計劃在國際上建立與電影獨霸程度相當的王國。因此它的青少年文化風格,乃是借著某種非正式的滲透直接散布;或者也可以這麽說,它的信號乃是經由英國轉送,對外擴大傳播。其中媒介,先為唱片,後是錄音帶;而兩者的行銷渠道,不論今時還是以往,卻都是以有年頭的古老方式,即無線電廣播。年輕人中日盛一日的國際旅行風氣,將一小群一身牛仔衣褲的青年男女——人數雖少卻日漸增多——連帶著他們的影響力,川流不息地送往世界各地。各國大學之間,從60年代開始,也建立了快速交流傳播的設施。於是借著向世界各地傳送的文化形象,借著徒步天涯年輕旅人的親身接觸,借著各國大學生日益密切的聯絡網路,更重要的,借著廣大消費社會時尚流行的強大力量及儕輩壓力,青少年文化向世界各地傳送,一個國際性的青少年文化於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