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黃金年代(第4/16頁)

2

起初,黃金年代這股驚人的爆炸增長之勢,似乎僅是過去增長的重復,只不過這一次幅度尤為巨大而已。1945年前的美國,即曾經歷這股蓬勃的增長;如今美國這個資本主義工業社會發展的典範模式,正向全球各地蔓延。就某種層次而言,這個現象的確屬於一種國際化的趨勢。比如汽車時代早已在北美降臨,可是一直要到大戰之後方在歐洲地區出現,並在更以後的時間,才以比較緩和的姿態出現在社會主義的世界以及拉丁美洲的中產階級之中。與此同時,對地球上絕大多數的人們而言,卡車和公共汽車,則在低廉的油價之下成為大眾的主要交通運輸工具。如果西方富裕社會的興旺,可以以私有汽車的增長率衡量——以意大利為例,即由1938年的75萬輛激增為1975年的1500萬輛(Rostow,1978,p.212;UN Statistical Yearbook,1982,Table175,p.960)——那麽眾多第三世界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則可由觀察其卡車數量的增加速度而得。

世界經濟的大繁榮,就美國而言,是繼續以往的增長趨勢,就其他國家地區而言,則是一路急起直追。亨利·福特提出的大量生產模式,跨洋越海,成為新興汽車工業忠實遵循的不二法則。而在美國本土,福特式教條則延伸至其他生產和制造行業,從房屋興建,以至快餐食物,五花八門不一而足(麥當勞的興起,可謂戰後一大成功範例)。過去僅為少數特殊階層生產或服務的產品,如今開始大量生產,向廣大的群眾推出,帶著大規模人潮湧向陽光海岸的旅遊業即為一例。大戰之前人次,北美地區前往中美及加勒比海的觀光旅客,每年最多不超過15萬人次;可是1950—1970年20年間,這個數字卻從30萬人次暴增為700萬人次(US Historical Statistical,p.403)。至於前往歐洲地區旅遊的數字,自然更為驚人。單以西班牙一地為例,該國直到50年代後期為止,毫無大規模旅遊業可言,但是到80年代末期,每年卻迎來5400萬人次以上的遊客(Stat.Jahrbuch,1990,p.262)。以往被視為豪華奢侈的享受,如今已成為家常便飯,標準的生活舒適條件,至少在富國如此,如冰箱、家用洗衣機、電話等等。1971年時,全球已有2.7億部電話機,主要是在北美和西歐地區,而其擴展之勢,更以加速度的比例增加,10年之後,即已倍增。在發達國家,平均每兩人便有一部以上的電話(UN World Situation,1985,Table19,p.63)。簡言之,這些國家的居民,如今已經可享用他們父輩中只有極富之人才能擁有的種種享受,其中當然只有一事例外,這些“服務”的提供者,已由機械代替了仆役。

更有甚者,我們對這一時期最為深刻的印象,莫過於其中經濟繁榮的最大動力,多是來自科技方面的種種突破與革命。科技不但將眾多舊有產品改良,並且進而促成大量新產品的出現,其中許多是聞所未聞,在戰前甚至是難以想象的新發明。某些革命性的產品,如命名為“塑料”的合成物質,是於兩次大戰之間研發而成。有些則已經進入商業生產的階段,如尼龍(nylon,1935)、聚苯乙烯(polystyrene)、聚乙烯(polythene)等。另外有些產品,如電視機,以及磁性錄音帶的技術,此時卻才剛剛結束試驗的階段。此外大戰時對高科技的需求,更為日後的平民用途開發了眾多革命性的處理過程,例如雷達、噴氣式引擎,以及為戰後電子產品與信息科技奠定基礎的各種重要觀念與技術。這方面的發展,以英國表現為最強(後由美國接手延續),遠勝一心以科學研究為目標的德國人。如果沒有這些戰時打下的研究基礎,那麽1947年發明的晶體管,以及1946年發明成功的第一部民用計算機,必將延後多年方能出現。也許是幸運,首次於戰時為人類所開發,卻使用於毀滅用途的核能源,就整體而言,始終停留在平民經濟的範疇之外,唯一的最大功用,僅在全球電力生產方面略盡其能(至少到黃金年代為止均系如此)——1975年,核能發電約占全球發電量的5%。然而種種發明創新問世的年代與目的,無論是出於兩次大戰之間或之後的科學研究,或基於兩次大戰之間的技術甚或商業開發,甚或來自1945年後突然猛進的“大躍進”時期,例如50年代發明的集成電路,60年代的激光技術,以及各項由太空火箭衍生的技術發明,就我們探討的宗旨而言,其中先後分野其實並不重要。但是有一點不同,那就是黃金年代的繁榮,對種種甚至常人難懂的先進科學研究倚重之深,勝過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高深專業的科研技術,如今往往在數年之內,即可於應用領域找到實際用途。兩百年來的工業發展,甚至包括農業在內,終於開始決定性地跨越了19世紀為我們設下的技術藩籬(參見第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