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黃金年代(第2/16頁)

如今回顧觀察,30年的黃金歲月,基本上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專利。30年間,這些國家占了全球總產值的75%,以及出口總值的80%以上(OECD,Impact,1979,pp.18—19)。但是在當時還有另外一層原因,使得這個繁榮時期一時不易為人所察覺。那就是在50年代,經濟高潮的現象似乎是一種世界性的發展,與特定的經濟區域無關。事實上剛一開始,新擴張地盤的社會主義國家仿佛還占了上風。蘇聯在50年代的增長率,勝過西方任何一個國家;而東歐各國經濟增長之速,也幾乎不下於蘇聯,尤以過去一向落後的國家最為快速,而已經工業化或半工業化的國家則較為緩慢(不過共產黨領導的民主德國卻遠遠落在非共產黨領導的聯邦德國之後)。到了60年代,東歐集團的增長開始失去動力,但是它在黃金年代國民所得的增長,卻稍高於(蘇聯則較低)當時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IMF,1990,p.65)。到了60年代,資本主義國家變得明顯地領先於社會主義國家了。

然而,黃金年代畢竟仍不失為世界性的現象,雖然對世上絕大多數人口來說,他們生活的國度貧窮落後,這繁榮富裕的景象始終不曾近在眼前(不過聯合國有關專家卻想方設法,要為這類國家粉飾)。第三世界國家的人口不斷激增,1950年後,非洲、東亞、南亞三地的人口,35年之間足足增加了一倍有余;拉丁美洲人口增加的速度更為驚人(World Resources,1986,p.11)。到了70年代和80年代,第三世界更是饑荒頻仍,哀鴻遍野。代表著這饑荒的標準形象,就是瘦骨嶙峋的異國兒童,頻頻出現於西方家庭晚餐後的電視屏幕上。可是回到黃金年代,卻沒有這種集體大饑荒的現象出現。唯一的例外,只有因戰爭及政治原因造成的悲慘後果。事實上當時人口數目倍增,平均壽命也延長了7年,若將1960年的數字與1930年相比,更高達17年之多(Morawetz,1977,p.48)。當時糧食產量的增加勝過人口增長的現象,在發達國家及各個主要非工業地區均屬事實。50年代,在每一個“發展中的地區”,平均國民糧食生產每年均增加1%。只有拉丁美洲稍為遜色,但亦呈增長之勢,只不過速度不及他處輝煌而已。進入60年代,世界各非工業地區的糧食生產依然保持增長,可是速度卻異常緩慢(拉丁美洲再度例外,只是這一回它卻一反落後姿態,領先其他各國)。總之,窮國於50年代和60年代的糧食生產總和,其增長均勝過發達國家。

到了70年代,在一些原本屬貧窮地區的國家之間,也開始出現了極大的差異,因此若再將這些國家的數字混為一談,便失去意義。如今某些地區,如遠東和拉丁美洲,生產力增長之速,遠超過其人口的增加;而非洲地區則欲振乏力,每年以1%的速度呈落後之勢。到80年代,在南亞和東亞以外的世界貧困地區,國民糧食生產完全停止增長(即使在以上這兩個地區,增長率也比70年代為差,如孟加拉、斯裏蘭卡、菲律賓等國)。至於其他的一些地區,則比其70年代的水平減少甚多,甚至直線下降,其中尤以非洲、中美洲和亞洲近東為最(Van der Wee,1987,p.106;FAO,the State of Food,1989,Annex,Table2,pp.113—115)。

同時,發達國家的問題卻完全相反。它們的煩惱是糧食生產過剩,多到簡直不知如何是好的地步。因此到了80年代,它們的對策有二:一是大量減少生產,二是如歐洲國家的做法,因“奶油成山”“牛奶成河”,便將其產品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向窮國傾銷。窮國的生產者無法與之競爭,於是在加勒比海的島嶼上,荷蘭乳酪的價錢比在荷蘭本地更低。說也奇怪,一邊是糧食過剩,一邊是饑腸轆轆,這種景象在30年代的大蕭條中,曾經引起世人多少憤慨,如今到了20世紀的後半葉,卻少有人聞問。此中差異,襯托出60年代以來,貧富兩個世界之間差距日益加深。

不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步伐自然在世界各地加速進行,這種現象,甚至包括了第三世界。在舊大陸的西方,西班牙和芬蘭等地,發生了戲劇化的工業革命。而在“貨真價實”的現存社會主義國家裏,如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參見第十三章),也開始建立了大規模的工業部門。至於第三世界,所謂的“新興工業國家”(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NICs),雖然在黃金年代之後才出現,但是其中依然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卻急速減少,一些國家至少也不再偏重以農產品作為換取其他進口商品的手段。到80年代末期,只有15國仍靠農產品的出口換購半數的進口。除了新西蘭之外,這些國家都位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和拉丁美洲(FAO,The State of Food,1989,Annex,Table11,pp.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