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黃金年代

過去40年裏,摩德納(Modena)眼見大躍進的發生。從最早意大利統一(Italian Unification)之日起,一直到大躍進發生之前,人們始終陷在一個不斷等待、長期等待的處境裏,其間偶爾有些短暫的改進。但是猛然間,卻開始了徹底的轉型,於是一切都以閃電的速度開始進行。而現在一般人享受的生活,以前只限於一小批特殊階層。

——穆基奧裏(G.Muzzioli,1993,p.323)

一個人只要頭腦清醒,肚子餓的時候絕不會把身上僅存的一塊錢用去買食物以外的東西。可是一旦衣足食飽,他就會開始考慮其他用途。在電動刮胡刀和電動牙刷之間,便可以說動他做一選擇了。因此,在價格和成本之外,消費者需求,也成為另一項可以管理並操縱的東西。

——美國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思(J.K.Galbraith,1976,p.24)

1

世人觀事探理,往往與史學家相似:只有在回顧往事時,才能認清自身經驗的本質。50年代時,眾人開始意識到年頭的確越來越好,若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的日子相比,更見其佳。持有這種想法者,尤以那些國勢蒸蒸日上的“發達國家”的居民為最。1959年,英國某位保守黨首相保住首相寶座,贏得大選的口號便是:“你可從來沒有過這麽好的日子吧。”這句話顯然相當正確。但是一直要到這段欣欣向榮的美景過去,進入動蕩不安的70年代,等待著的是傷痕累累的80年代,觀察家才幡然醒悟——主要是以經濟學家為首——恍然了解到一個事實,那就是這個世界,尤其是發達資本主義的世界,結束了一個在歷史上可謂前所未有、極為特殊的時期。眾人搜索枯腸,想要為這個時期擬一個恰當的名稱,於是法國有“光輝30年”,英美社會則有“四分之一世紀黃金年代”(Marglin and Schor,1990)的種種說法。金色的光輝,在隨之而來數十年黑暗的危機背景襯托之下,越發顯得燦爛。

眾人之所以如此遲鈍,花這麽多年時間才認識到當年美景的特殊之處,其中原因有幾個。對美國來說,繁榮不是什麽新鮮事,毫無革命性的突破可言,只不過是戰爭時期經濟擴張的持續而已。自從大戰時期開始,這個國家就受戰爭之賜而發達,不但沒有遭到任何物質損失,全國國民生產總值(GNP)反而增加三分之二(Van der Wee,1987,p.30)。到戰爭結束,美國工業生產總值已一躍幾乎占全球的三分之二。但也正因為其架構之龐大及躍升之迅速,美國經濟在戰後黃金時代的表現,相對地也就不如其他國家在此時期增長率驚人,因為後者起步的基礎遠較美國差。1950—1973年間,美國的增長率均低於其他工業國家(英國除外);更重要的是,其經濟增長較其前期的活力也更見遜色。其他工業國家中,包括即使連增長遠較他國遲緩的英國在內,均突破了本國過去的紀錄(Maddison,1987,p.650)。事實上就美國而言,從經濟和科技的角度來看,這個時期非但沒有進步,反呈相對性的倒退。美國人單位工時的生產力,與他國之間的差距縮小了。以1950年這一年為例,雖說美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德法兩國的兩倍,日本的五倍,並超出英國一半,其他國家卻急起直追,追趕之勢,一直到70年代和80年代仍未停止。

日本和歐洲各國戰後的首要目標,自然一致以恢復在大戰中損傷的元氣為主。因此1945年後的頭幾年裏,各國衡量本國成功的標準,不是以未來為尺碼,而是完全建立在與過去水準接近的程度之上。對於非共產黨國家而言,這項療傷止痛的過程,也意味著必須將心中對戰爭及戰時抵抗運動遺留的害怕心理,即對社會革命與共產黨勢力的恐懼感拋諸腦後。到1950年時,多數國家(德日兩國除外)均已恢復戰前的生活水準。但是早期的冷戰,加上當時法意兩國國內殘存的強大共產黨勢力,卻使當時眾人不敢稍存安逸之心。總而言之,一直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以後,人們才終於真正感受到增長在物質上帶來的種種好處。以英國為例,這種感覺直到50年代中期才變得明顯起來。在此之前,相信沒有一個政治人物能在任何選舉當中,以前述麥克米倫的競選口號獲得勝利。即使在意大利北部艾米利亞—羅馬涅(EmiliaRomagna)如此富庶的地區,所謂“富裕社會”(affluent society)帶來的惠澤,也要到60年代才變得逐漸普遍(Francia,Muzzioli,1984,pp.322—379)。更有甚者,一般在一個普遍富裕的社會中存在的秘密武器,即社會上的全面就業現象,也一直要到60年代,歐洲失業率約為1.5%之際,才成為普遍的趨勢。而在50年代,意大利還有8%的失業率。簡言之,進入60年代,歐洲各國才理所當然地看待自己無比繁榮的現象。從此開始,“有見識”的觀察家都一致認為,經濟大勢從此只會永遠地向前走,向上升。1972年,聯合國某位職員曾在報告中寫道:“60年代的增長趨勢,無疑也將於70年代初期與中期繼續進行……目前看不出任何因素會對歐洲各國經濟的外在環境造成重大影響。”隨著60年代的發展,由各發達資本主義工業國家組成的俱樂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也將它對未來增長的預估修正為更樂觀的數字。到70年代,“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對經濟增長的預測(“依保守的中等估計”),更被設定為5%以上(Glyn,Hughes,Lipietz,Singh,1990,p.39),但是事實發展證明,結果全然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