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經濟大恐慌(第3/12頁)

實業界及各國政府本來都以為,度過了大戰時期的一時困難,世界經濟好歹總會恢復1914年以前的快樂時光吧。那種天下欣欣向榮的景象,是他們習以為常的正常狀態。事實上,大戰之後,的確也有過一陣興旺的氣象,至少在那些未受革命或內戰摧殘的國家裏,似乎前景確實一片看好。但是官商兩界,都對工人及工會勢力暴漲的趨勢大搖其頭;增加工資、縮減工時,勢必提高生產成本。然而,戰後的適應調整,遠比當初預料的難。1920年,物價及景氣一起崩潰,勞動力需求大副減少——以後的12年裏,英國失業率居高不下,未曾低於10%;工會也失去了半數成員。因此,雇主的操控力再度堅定回升,但是經濟何時恢復繁榮,仍然撲朔迷離。

於是,從盎格魯—撒克遜的勢力範圍開始,以及戰時的中立國,一直到日本,各國都竭盡全力縮緊通貨,力圖把本國經濟拉回穩妥的老路,回到原本由健全金融制度及金本位制保證的穩定貨幣政策上去。但這一政策難以應付戰爭的超強需求。1922—1926年間,它們的努力或多或少,也有些成效。可是西有戰敗的德國,東有混亂的蘇聯,終於無法阻止貨幣系統的大解體;其崩潰之勢,只有1989年後部分前共產黨國家的遭遇可以與之相比。當時最極端的例子是1923年的德國,其幣值一下驟降為1913年幣值的一萬億分之一。換句話說,德幣的價值已經完全等於零。其他的例子雖然沒有這麽極端,卻同樣令人咋舌。我的祖父一向喜歡向晚輩講一個故事:奧地利通貨大膨脹期間,[2] 他的保險單剛好到期。於是將之兌現了好大一筆款子,可是這筆一文不值的貨幣,只夠他在最愛光顧的餐館喝杯飲料而已。

長話短說,總之,在貨幣空前貶值下,私人儲蓄被一掃而空,企業資金來源成了真空狀態,德國的經濟,只得長年依賴對外大量借款。這使得它變得更為脆弱,世界經濟蕭條一發生,德國受創甚重。而蘇聯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不過,不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政治上,都沒有發生把私人貨幣儲蓄一掃而光的嚴重情況。最後,在1922—1923年間,各國政府決定停止無限制地印發紙幣,並且徹底改換幣制,總算遏制住了通貨繼續膨脹的勢頭。可是一向靠固定收入及儲蓄為生的德國民眾,等於全體陷入災難之中。不過在波蘭、匈牙利及奧地利諸國,原有的通貨總算還保留了一丁點少得可憐的價值。這段經歷,在當地中產及中下階層身上留下的創傷自然可想而知,因此造成了中歐地區人民接受法西斯主義的心理。至於使民眾習慣長期的病態通貨膨脹,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發明出來的玩意兒。[3] 這個對付之策,就是把工資及其他收入緊隨物價,依其指數而做相對的調整——“指數化”(indexation)一詞,在1960年開始使用。

到了1924年,大戰剛結束時的風暴總算靜下來。大家似乎可以開始向前看,期待著時局重返某位美國總統所謂的“正常狀態”。一時之間,世界經濟的確也好像在往全球增長的方向走去。雖然原料及糧食的生產地區,尤以北美農家為最,對農產品價格在短期回升之後再度遭挫,感到極為不安。百業興隆的20年代,對美國的農民來說,可不是個黃金時代。而西歐各國的失業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對照1914年之前的標準來看,甚至高到病態的程度。我們很難想象,即使在20年代大景氣的時期(1924—1929),英、德、瑞典三國的失業率,竟然平均高達10%—12%的地步;至於丹麥和挪威,甚至不下17%—18%。只有在失業率平均只有4%的美國,經濟巨輪才在真正地全速前進。這兩項事實,都表明整個經濟體系存在著一大薄弱環節。農產品價格下滑(唯一阻止之法只有積壓大批庫存不發),證明了需求量無法趕上生產。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另一項事實,那就是當時的景氣,其動力主要來自工業國之間資本的大量流動,而其中最主要的流向就是德國。單德國一國,就在1928年吸收了全球資本輸出量的半數;借款額之巨,高達20萬億到30萬億馬克,而且其中半數屬於短期貸款(Arndt,p.47;Kindleberger,1986)。德國經濟因此變得更為脆弱,1929年美國資本開始撤出時,德國果然經不住打擊。

在這種情況之下,不出幾年,世界經濟再度遭難,自然不值得大驚小怪了。只有美國小鎮裏那些褊狹自滿的中產階級生產者,才會有另外一種想法。這些人的幼稚面目,已由美國小說家辛克萊·劉易斯(Sinclair Lewis)的作品《巴比特》(Babbitt )介紹,逐漸為西方讀者所熟悉。同時,共產國際也曾預言,經濟危機將於景氣巔峰再度發生。共產國際認為——至少其發言人相信或假裝相信——這場動亂將造成新一輪的革命浪潮。事實上,接下來的情況完全相反,危機來勢之快,令人無法招架。大難開始的序幕(甚至連非歷史學家也人人皆知),是發生在1929年10月29日的紐約股市大崩潰。可是這場大災難影響之深、範圍之廣,卻誰也不曾預料到,甚至連革命者在最樂觀的時刻也不曾預見。這場經濟激變,幾乎等於世界資本經濟的全面解體。整個經濟體系,如今都牢牢鎖在惡性循環當中,任何一個經濟指數出現下落,都使其他指數的跌勢更為惡化。(唯一不曾下滑的只有失業率,此時正一次又一次地接近天文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