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經濟大恐慌

美國自建國以來,歷屆國會審度國勢,莫有本屆所見之興旺繁榮……美國企業所造財富之盛,美國經濟實力之雄,不但美國之民均享其利,域外世人也同受其惠。今日生存之必要條件,已由生活所需,進入美衣美食豪奢之境地。生產不斷擴大,內有日增之國民消費吸納之,外有益盛之貿易通商推動之。美國今日之成就,實足快慰。美國未來之前途,實很樂觀。

——美國總統柯立芝,《國情咨文》,1928年12月4日

失業,僅次於戰爭,是我們這一代蔓延最廣、噬蝕最深、最乘人不防而入的惡疾,是我們這個時代西方特有的社會弊病。

——倫敦《泰晤士報》評論,1943年1月23日

1

首先,讓我們假定,第一次世界大戰不過是一場短暫的戰禍,世界的經濟與文明,原本相當穩固,大戰的災難雖然深重,卻只造成一時的中斷。戰爭一過,只需將瓦礫頹垣清除幹凈,便可以若無其事地一切重來,恢復正常的經濟秩序,繼續一路走下去。就好像1923年日本關東的大地震,日人掩埋了30萬名死難者,清除了使得二三百萬人無家可歸的廢墟,便重新再造起一個跟過去一模一樣,但是抗震力比以前高出許多的城市。如果歷史真能如此,兩次大戰之間的世界,面貌又將如何?這個答案,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像這種不曾發生,而且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憑空揣測,自然毫無意義。不過這個問題也不是真就毫無意義,兩次大戰之間發生的世界性經濟大崩潰,到底對20世紀歷史有何等深刻的影響,透過對前面這個假定性問題的討論,我們才能獲得真知灼見。

世界經濟如不曾大崩潰,希特勒肯定不會出現。十之八九,也絕對不會有羅斯福這號人物。至於蘇維埃式的經濟體系,就更不可能與資本主義世界匹敵,對後者構成任何真正的威脅。歐洲以外,或說西方以外的地區,因經濟危機造成的後果,程度之大,更令舉世矚目。這些問題本書另有篇章討論。簡單地說,對於20世紀後半葉的世界,我們一定得對經濟危機有所了解,才會有認識。而世界經濟大崩潰,正是本章的主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火造成的主要破壞多半在歐洲,但並沒有將舊世界全部毀壞。可是世界革命的浪潮,也就是19世紀資本主義文明衰落過程中最戲劇性的一幕,卻席卷了更為廣大的地區:西起墨西哥,向東一直到中國。而殖民地獨立運動的聲浪,也由西北非的馬格裏布(Maghrdb,包括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及摩洛哥等地),一直到印度尼西亞。不過,此時世界上也有很大一片區域的人民,跟大戰的炮火與革命的巨浪距離極為遙遠,絲毫未受波及,其中最顯著的國家與地區,便是自成天地的美國,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殖民地。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經濟危機,卻是地地道道的全球大災難,至少在全然依賴非個人市場交易制度的地區,人人都無法逃避這場風暴。事實上,多年來自以為天之驕子、遠離那些倒黴地帶的美利堅合眾國,在這場經濟狂飆中首當其沖。因為人類經濟史上,撼動級數最強烈的“大地震”——發生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世界經濟大恐慌,其“震中”就在一向自詡為全球安全港的美國。一言以蔽之:兩次大戰之間,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看來似乎崩潰了。如何才能恢復舊貌?無人知曉。

其實,資本主義的經濟活動向來不曾風平浪靜。每隔一段時間,長短不定,或大或小,總會有某種程度的波動,這已經成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種現象。19世紀以來的實業家,對所謂漲跌更叠的“景氣循環”都很熟悉。通常每隔7—11年,景氣蕭條的輪回就會大同小異地重復一次。但到了19世紀末葉,這個周期忽然拉長了許多,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大家發現,過去幾十年來,原本的周期長度有了異常的改變。大約1850年起,一直到19世紀70年代,全球呈現一股前所未有的景氣趨勢。可是接下來,經濟發展卻又陷入不穩定狀態,時間長達20多年之久(有些經濟學家將這段時期稱作經濟大衰退,不過此說多少有點不夠準確)。不過20多年的不穩定過去之後,世界經濟又持續繁榮了很長一段時期(參見《資本的年代》、《帝國的年代》第二章)。20世紀20年代初期,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捷夫(N.D.Kondratiev)發現,由18世紀末期開始,經濟發展遵循著一種“長周期”(long wave)模式在發展循環,周期長度涵蓋五六十年。康德拉捷夫長周期理論,從此成為經濟學專著裏經常出現的名詞。(斯大林初期,康德拉捷夫不幸成為其專政的第一批犧牲者。)不過康德拉捷夫本人及其他學者,都無法為此現象做出滿意的解釋;某些統計學者懷疑其正確性,甚至從根本上否認長周期現象的存在。然而根據長周期理論,當時為時已久的世界經濟景氣繁榮,又該到走下坡路的時刻了。[1] 康氏的推測不幸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