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經濟大恐慌(第2/12頁)

在過去,不管是波動還是循環,也不論其周期是長或短,實業界及經濟界的人士,都將之當作一定的現象,正如同農家習慣於季節的變化,接受天氣的好壞一般。景氣來或去,任誰也沒有辦法:好時節機會來臨,壞年頭問題重重。個人或企業,可能大獲巨利,也可能不幸破產。相信資本主義必將滅亡的社會學家,跟馬克思持同一看法,認為一次又一次的周期循環,都是由資本主義本身衍生的,最終將證明其內部不可克服的沖突性。因此在他們的眼裏,歷次的波動循環,已經把資本主義帶入了一個萬劫不復的危險境地。但是,除了這一批人之外,一般都以為世界經濟只會更好,就像19世紀一般,不斷地成長進步下去,僅僅在其間偶或出現一些循環性的短期突變。可是現在,形勢有了新的變化。自有資本主義以來,可能是頭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經濟波動似乎對體制本身產生了莫大的威脅。更糟糕的是,在許多重要方面,長時期持續成長的曲線,似乎就要發生斷裂了。

從工業革命開始,一部世界經濟史,根本上就是一部科技不斷加速進步的歷史。其間的經濟發展雖不平衡卻呈持續增長趨勢,企業活動快速地“全球化”擴張聯合。總之,世界性的分工日益精細復雜,流動交換的網絡日趨密集。世界經濟的每一部分,都和全球性的組織體系密不可分。即使在大動亂的歲月,科技進步的腳步也不曾稍停片刻,這一方面改變了世界大戰的時間,另一方面也因大戰而產生變化。雖然對那個時代的人們而言,當時的生活體驗以1929—1933年間的經濟大蕭條最為深刻,事實上,在那幾十年中,經濟的成長並未停止,只不過緩慢下來而已。當時,全球最強的經濟力量首推美國,但是1913—1938年間,它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只有區區8%。至於世界總的工業生產總值,在1913年後的25年之間,增長一共只有80%左右,約為前四分之一世紀增長率的一半(W.W.Rostow,1978,p.662)。這個數字,我們在本書第九章也將會看到。若和1945年之後的增長相比,差異更為驚人。不過,如果火星上有人在遙遙觀察地球的話,人類經濟活動曲線上短期的曲曲折折,都將隱而不現。從長期來看,世界經濟顯然一直在持續增長。

然而,換由另一個層面來看,此說顯然又不成立。到了兩次大戰之間的年代,經濟活動的全球化趨勢,似乎開始停頓。當時不管用什麽衡量,世界經濟都陷入停滯蕭條,甚至有倒退的現象。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年代,可說是人類自有歷史記載以來,移民潮規模最大的時期;可是現在這股洪流卻幹涸了,或換句話說,被戰爭和政治上的限制阻止了。1914年以前,15年間,幾乎有1500萬人踏上美國的領土。然而在之後的15年裏,這股人流卻縮減了三分之二,總數只有550萬。到了30年代,以及之後戰爭的年月裏,更成涓涓細流,幾乎完全停止,一共只有75萬人進入美國(Historical Statistics I,p.105,Table C89—101)。至於從伊比利亞半島移出的移民,一向以拉丁美洲為最主要的目的地,也由1911—1920年10年間的175萬,降到30年代的不到25萬。20年代後期,世界貿易逐漸從戰爭的破壞及戰後初年的危機中恢復,攀升到比1913年稍高的程度,可緊接著又落入大蕭條的深淵。到大動亂年代末期(1948年),貿易總量只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前稍強(W.W.Rostow,1978,p.669)。然而,回溯19世紀90年代到1913年,貿易量卻躍升了兩倍以上,而1948—1971年間,則更高達5倍以上。更令人驚奇的是,在兩次高速增長之間的蕭條時期裏,歐洲及中東兩地還出現了許多新國家。國家多了,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自然也應相對增加,因為原本屬於國內性質的商業交易(如原奧匈帝國及沙俄),現在都轉變為國際性質的活動(世界貿易的統計,通常統計國家間發生的交易)。至於戰後及革命後產生的人數以百萬計的難民潮,理當也該推動而非縮減國際移民人數的增長。可是事實完全不是這樣。世界經濟大蕭條期間,甚至連國際資本流動資金也呈幹涸之勢。1927—1933年間,國際借貸額減少了90%以上。

為什麽會有這種經濟停滯的現象發生呢?看法甚多,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主要原因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體美國。因為當時的美國,除了少數原料仍需進口之外,已漸趨完全自足之勢。(但在事實上,美國向來就不甚依賴外貿。)可是此說有個漏洞,當時甚至連倚重貿易的國家,如英國及北歐諸國,也同樣呈現停滯的現象。大勢所趨,理所當然地各國紛紛提高警覺;而它們的警惕防範,不能說是做錯了。大家使出渾身解數,盡力保護本國的經濟,以免受到外來沖擊的威脅;也就是說,盡力回避顯然已經產生重大的問題的世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