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第十(第3/5頁)

梁思成與林徽因在北海快雪堂松坡圖書館讀書約會,徐志摩也常湊過去和他們聊天。梁思成不願受到騷擾,便在門上了貼一張字條,大書lover want to left alone(情人不願受擾)。

1933年6月,梅志在韓起夫婦家裏認識了胡風。此前,韓起曾在胡風面前誇獎過梅志,兩人見面後,清純秀美的梅志理著短發、穿淡藍色布旗袍的模樣,便牢牢地印在胡風的腦海裏了。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他終於向她袒露了自己的心跡:“我不能再隱瞞了,只有你才能給我一個歸宿,只有你才能將我從混亂的感情中挽救出來……”那年的12月24日,平安夜,他們開始了日後長達51年的共同生活。

1935年12月,66歲的熊希齡和33歲的毛彥文在上海結婚。五年後,熊病死於香港。當熊希齡追求毛到手後,毛彥文要求他剃須,他答應了,把留了二十年的長須割去。有個老朋友對他說:“秉三,你已經66歲,年紀不小了,何必多此一舉呢?”他笑著答道:“就是要求在此一舉呀!”

張伯駒愛唱戲,在其40壽辰時,余叔巖倡議為河南旱災募捐義演。由余叔巖飾王平,楊小樓飾馬謖,王鳳卿飾趙雲,陳繼先飾馬岱,陳香雲飾司馬懿,錢寶森飾張郃,張伯駒飾諸葛亮的《空城計》。前面的戲碼依次是:郭春山《回營打圍》,程繼先《臨江會》,魏蓮芳(因梅蘭芳在滬改由魏演)《女起解》,王鳳卿《魚腸劍》,楊小樓、錢寶森《英雄會》,小翠花、王福山《醜榮歸》。“報紙登出戲碼來,便轟動了。演出可謂極一時之盛。”演出後,章士釗特作打油詩雲:“坐在頭排看空城,不知守城是何人。”這兩句玩笑詩連同那晚演出的盛況,令張伯駒陶醉了一輩子。

張春橋化名“狄克”攻擊蕭軍的小說,認為作者“不應該早早地從東北回來”,指責作品“不夠真實”。後又攻擊蕭軍是“魯門家將”,魯迅的“孝子賢孫”。蕭軍氣憤地跑到編輯部,恰巧張春橋在場,蕭問:“那篇侮辱魯迅先生和我的文章是誰寫的?”一個與張春橋合辦報紙的青年承認是他的所為,“好,我也沒工夫寫文章來回答你們——我們打架去,如果我們打輸了,此後你們可以隨便侮辱我,我不再找你們;如果你們敗了,不允許再寫此類文章,否則我來揍你們……”張春橋和另一人都年輕氣盛,面對挑戰,欣然答應。

瞿秋白與楊之華分手時,把十本黑漆布面的本子分成兩半:“這五本是你的,這五本是我的,我們離別了,不能通信,就將要說的話寫在上面吧,到重見的時候,交換著看吧!”

魯迅去世,蕭軍和胡風守靈三夜。蕭軍多次念叨:“先生沒有死,他會坐起來談話的。”當黃源通知他時,他竟怒目圓睜地抓住黃:“你誆我?”

1936年12月25日,即西安事變達成協議的第二天,張學良決定放蔣介石回南京。張執意要親自送蔣回南京,許多人規勸他不要送,以免蔣報復。但張學良堅信蔣的人格,當他陪蔣到機場時,蔣介石對張學良說:“我們兄弟兩人,大仁大義,從不抱怨,將來歷史上記一筆流芳百世。”張很激動,更表示要親自送蔣回南京。蔣說:“我們兄弟兩人諒解,你到南京就不好辦,他們打你的主意,我就遺臭萬年了。”蔣勸張不要送,張動了感情,堅持己見,於是一起登上了飛機。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前後,蔣介石和汪精衛聯名邀請全國各界名流學者到江西廬山開談話會。7月11日談話會上,蔣、汪發言後,胡適慷慨激昂,發表了一通抗日救國演講。在座的胡健中聽後,即席賦詩一首:“溽暑匡廬盛會開,八方名士溯江來。吾家博士真豪健,慷慨陳詞又一回!”言語中頗含戲謔之意。胡適也隨手寫了一首白話打油詩回贈:“哪有貓兒不叫春?哪有蟬兒不鳴夏?哪有蛤蟆不夜鳴?哪有先生不說話?”

周作人做漢奸的消息傳遍全國,艾青寫詩說:“周作人,在我們最需要他的時候,背叛了我們!”

有一次,曹禺見吳組緗進來,便偷偷對他說:“你看,錢鐘書就坐在那裏,還不趕緊叫他給你開幾本英文淫書?”當時清華圖書館藏書很多,中文洋文均有,整日開放,但許多同學都摸不到門。吳組緗聽罷,隨即走到錢鐘書的桌邊,請他給自己開錄三本英文黃書。錢鐘書也不推辭,隨手拿過桌上一張紙,飛快地寫滿正反兩面。吳組緗接過一看,數了數,竟記錄了四十幾本英文淫書的名字,還包括作者姓名與內容特征,不禁嘆服。直到解放後,錢鐘書還愛考問吳組緗:“馬克思第三個外孫女嫁給誰了?”吳組緗只好回答不知道,但不免反擊說:“你專會搞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