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第5/7頁)

張騫自西域歸還,是轟動朝野的大事。他給漢人的政治、商業和文化開了一道大門;後來印度佛教的輸入,就是取道西域的。這我國史上空前的大探險,不久成了許多神話的掛釘。《張騫出關志》、《海外異物記》等類誇誕的書,紛紛地堆到他名下。這些可惜現在都失傳了。

張騫第二次出使是在元狩四年,匈奴新敗後。這回的目的是烏孫。原來烏孫自居塞地國勢陡強,再不肯朝事匈奴,匈奴派兵討它,不勝,從此結下仇隙。張騫向武帝獻計:用厚賂誘烏孫來歸舊地(敦煌祁連間),並嫁給公主,地為同盟,以斷“匈奴右臂”;烏孫既歸附,則在它西邊大夏(即新月氏)等國皆可收為外藩。武帝以為然,因派張騫再度出使。這回的場面比前次闊綽得多。受張騫統率的副使和將士共有三百多人,每人馬二匹,帶去牛羊以萬數,金幣價值“巨萬(萬萬)。”騫至烏孫,未達目的,於元鼎二年(前115年)歸還,過了年余便死。但烏孫也派了一行數十人跟他往漢朝報謝。這是西域人第一次來到漢朝的京都,窺見漢朝的偉大。騫死後不久,他派往別些國的副使也陸續領了報聘的夷人回來;而武帝繼續派往西域的使者也相望於道,每年多的十幾趟,少的也五六趟,每一行大的幾百人,小的也百多人;攜帶的禮物也大致同張騫時一般。於時請求出使西域,或應募前往西域,成了郡國英豪或市井無賴的一條新辟的出路。西域的土產,如葡萄、苜蓿、石榴等植物,音樂如摩訶、兜勒等曲調,成了一時的風尚。烏孫的使人歸去,宣傳所見所聞,烏孫由此重漢;匈奴聞它通漢,要討伐它。烏孫恐懼,乃於元封中(前110年至錢105年)實行和漢室聯婚,結為兄弟。但匈奴聞訊,也把一個女兒送來,烏孫王也不敢拒卻,也就一箭貫雙雕地做了兩個敵國的女婿。中國在西域占優勢乃是元封三年至太初三年(前108至前102年)間對西域的兩次用兵以後的事。第一次用兵是因為當路的樓蘭、姑師兩小國,受不了經過漢使的需索和騷擾,勾通匈奴,攻劫漢使;結果,樓蘭王被擒,國為藩屬;姑師兵敗國破,雖尚崛強,其後二十年(前89年)終被武帝征服。第二次用兵因為大宛國隱匿著良馬,不肯奉獻,結果在四年苦戰之後,漢兵包圍大宛的都城,迫得宛貴人把國王殺了投降。樓蘭、姑師尚近漢邊,大宛則深入西域的中心。大宛服,而漢的聲威振撼西域,大宛以東的小國紛紛遣派子弟,隨著凱旋軍入漢朝貢,並留以為質。於是漢自敦煌至羅布泊之間沿路設“亭”(驛站);又在渠犁國駐屯田兵數百人,以供給使者。

自漢結烏孫,破樓蘭,降大宛,匈奴漸漸感到西顧之憂。初時東胡為匈奴所滅後,其余眾分為兩部:一部分退保鮮卑山,因號為鮮卑;一部分退保烏桓山,因號烏桓(二山所在,不能確指,總在遼東塞外遠北之地)。漢滅朝鮮後,又招來烏桓,讓它們居住在遼東、遼西、右北平、漁陽、上谷五郡的塞外。從此匈奴又有東顧之憂。元封六年(前105年)左右,匈奴大約因為避與烏桓沖突,向西退縮;右部從前和朝鮮遼東相接的,變成和雲中郡相當對;定襄以東,無復烽警,漢對匈奴的防線減短了一半。

武帝開拓事業,也即漢朝的開拓事業,在這第三期,已登峰造極。計在前一期和這一期裏,他先後辟置了二十五新郡;此外他征服而未列郡的土地尚有閩越西域的一部分,和朔方以西武威以東一帶的故匈奴地。最後一批的新郡,即同朝鮮所分的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四郡占朝鮮半島偏北的大部分及遼寧省的一部分。此外在半島的南部尚有馬韓、弁韓、辰韓三族謂之三韓,包涵七十八國,皆臣屬於漢),置於元封三年(前108年)。越二年,武帝把手自擴張了一倍有余的大帝國,重加調整,除畿輔及外藩,分為十三州;每州設一個督察專員,叫做“刺史”。這是我國政治制度史上一個重要的轉變。

刺史的制度,淵源於秦朝各郡的監禦史。漢初,這一官廢了;有時丞相遣使巡察郡國,那不是常置的職官。刺史的性質略同監禦史,而所監察的區域擴大了。秦時監禦史的職權不可得而詳。西漢刺史的職權是以“六條”察事,舉劾郡國的守相。那“六條”是:

1.強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強淩弱,以眾暴寡。

2.二千石(即食祿“二千石”的官,指郡國的守相)不奉詔書,倍公向私,旁諂牟利,侵漁百姓,聚斂為奸。

3.二千石不恤疑獄,風厲殺人,怒則任刑,喜則任賞,煩擾刻暴,制削黎元,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祥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