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地球:它的特點、規律和情況(第4/8頁)

實際上,太陽的工作程序比我們想象得更為復雜,它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使地球周圍的大氣層保持恒溫。這項工作並不是由太陽單獨完成的,而是要借助於地球。當陽光穿透大氣層抵達我們的地球時,它並沒有直接影響地球的這層保護毯的溫度。陽光照射地球的時候,地球將太陽的熱量儲存,再將一部分向大氣層輸送。這就能解釋山峰的頂部為何會如此寒冷。因為我們攀登得越高,就越難感受到地表熱量的溫度。如果是陽光直接加熱了大氣層,大氣層再使地表升溫,那麽山頂就不會積滿白雪了。

降雨

現在讓我們把這個問題再深入一點。空氣並不是“空”的,它包含著很多物質,並且具有重量,因此大氣層底部的空氣就比高層的空氣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如果你壓平一片葉子或者一朵花,你會將它夾在一本書裏,然後在這本書上再壓上20本書,因為你知道,只有這樣才能使最下面的書的壓力最大。同樣道理,我們大概不會料到,我們周圍空氣中的壓力會有那麽大——每平方英寸15磅。這樣的話,如果我們體內沒有相同壓強的空氣,我們就會被壓扁的。即使這樣,平均每個人也承受了3萬磅的壓力。3萬磅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如果你還心存疑慮,請你一個人去舉起一輛小貨車試試吧。

大氣壓也是在不斷變化的。這一點是17世紀中葉伽利略的弟子托裏拆利告訴我們的。他發明了氣壓表,這個著名的儀器使我們可以隨時都可以測量出空氣中的壓力。

托裏拆利的氣壓表剛投放市場,人們就開始用它來做實驗。他們發現,海拔每升高900英尺,氣壓就下降1英寸。隨後人們又發現了氣象學,氣壓表在研究大氣現象、預測天氣狀況中起了重要作用。

一些物理學家和地理學家開始猜測,氣壓的高低與盛行風的方向有某種必然的聯系。為了找出這些盛行風的運行規律,人類花了幾個世紀的時間去搜集數據材料、總結規律,最終才得出明確的結論。研究表明,地球上某些部分地區的氣壓高於平均海拔氣壓,而有些地區的氣壓則低於平均海拔氣壓。這就形成了高氣壓區和低氣壓區。風總是從高氣壓區吹向低氣壓區,而風力和風速的大小則取決於這兩個氣壓區的氣壓對比度。如果高氣壓區的氣壓非常高而低氣壓區的氣壓非常低,風力就會十分強,甚至會出現旋風、颶風或者龍卷風。

暴風雨畢竟只是局部地區的現象

風不僅使我們生活的家園空氣循環,通風良好,而且它還給我們帶來降水。沒有雨水,動植物就不可能正常成長。

大洋、內陸湖和內陸雪原上蒸發的水分,在空中形成水蒸氣。水蒸氣被熱空氣攜帶著運動,於是,它的溫度逐漸下降,變為冷空氣。一部分水蒸氣遇冷凝結,形成雨、雪或者冰雹,降落到地表。

因而一個地區的降水幾乎完全取決於這一地區頂上的風。如果沿海地區與內陸被山脈隔開(這是很常見的),沿海地區必定十分濕潤,因為風在遇到山脈時被迫升高(這兒氣壓較低),離海平面越遠,它的溫度越低,水蒸氣就會變成了雨雪降落地面。當風抵達山的另一面時,它就變成了沒有雨水的幹風。

熱帶地區的降雨豐沛而穩定,因為這一地區地表巨大的熱量使空氣升到很高的高度,水蒸氣遇冷凝結,就會形成傾盆大雨。由於太陽不是永遠在赤道上空,它會時而偏北時而偏南地來回移動,所以赤道地區也有季節之別,不過大部分只有兩個季節。兩個季節中間暴雨連綿,而這兩個季節則是滴雨不下。

有些地區常年處於從寒冷地區吹向溫暖地區的氣流控制下,沒有比這些地方更倒黴的了。這是因為,風從寒冷地區吹向溫暖地區的過程中,它們吸收水蒸氣的能力逐漸增加,空氣中的水蒸氣不會遇冷凝結化成雨水,所以這樣的地區10年都難得下一兩場雨,成為幹燥的沙漠。

關於風和雨就介紹到這裏。它們的具體情況將在下面章節中詳細探討。

接著,我要簡述一下地球本身的狀況,以及我們所居住的這層堅硬的巖石——地殼。

有關地球的內部結構有多種說法,但是還沒有一種說法能夠完全讓人信服。

地震

讓我們正視現實:人類能夠上天有多高?入地有多深?

在一個直徑為3英尺的地球儀上,世界最高峰埃佛勒斯峰(即珠穆朗瑪峰)只有薄薄一張紙那麽厚,而菲律賓群島東側海洋的最深處看上去就像一張郵票的鋸齒。我們從未到達過深海之淵,也從未爬到過埃佛勒斯峰之巔。我們曾乘坐熱氣球和飛機飛上高空,那高度也只比喜馬拉雅山的峰頂高一點兒,但是大氣層的三十分之二十九還有待於人類去探索。至於海洋,我們從未潛到太平洋四十分之一深的地方。而且,最高山峰的高度要小於最深海洋的深度。如果將最高峰都傾入海洋的最深處,那麽它的峰頂還要低於海平面幾千英尺。這是為什麽呢?至今人類還無法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