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地球:它的特點、規律和情況(第2/8頁)

首先,當我們靠近一座大山或者一艘大船時,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它們的頂部,然後才逐漸看到它們的全貌。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其次,不管我們身處何地,我們的視野範圍總是圓形的。無論觀察陸地還是海洋,我們的視線總是在平行地移動,而當我們乘坐熱氣球升到空中或者站在高塔之上時,我們的視野就會很開闊,我們視野的那個圓形也就擴大了。假如地球是圓的,我們就會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橢圓的視野圈的中心。當然,如果它是方形的或者三角形的,地平線也應呈現出方形或者三角形。

第三,當發生部分月食的時候,地球反映在月球上的陰影是圓形的,而只有球形的物體才會有圓形的陰影。

第四,既然別的行星和恒星都是球體,那麽為什麽在幾十億的星球中唯有地球是個例外?

第五,麥哲倫的船隊向西航行了很久以後又回到了他們原來的出發地,庫克船長也有同樣的經歷,他帶領探險隊從西向東航行,堅持到底的人也終於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最後,當我們往北向著北極前進時,那些熟悉的星座(古人稱作黃道十二宮星座)就會越來越低,直至一個接一個地從地平線上消失,而當我們回到赤道地區的過程中,這些星座又會越來越高。

所有這些無可辯駁的事實充分證明了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是一個球體。如果這些證據還讓你感覺不夠充分,你可以去找某個德高望重的物理學家,他會拿一塊石頭從高處墜落,以此來演示重力定律,這就無可辯駁地證明地球是個球體。如果他能耐心細致地講解,我想你會理解其中道理,並且學到比我更多的物理學和數學的知識。

只有球形的物體才會有圓形的陰影

我還可以列舉許多科學數據來證實這一點,或許你會從中受益,但是它們對於普通人(包括我),這種運算總是不大適應。以光為例,光的運行速度是每秒18.6萬英裏,只是一瞬間的工夫它已經圍繞地球運行七圈了。太陽光只用八分鐘就可以將它的光送到我們這裏,而木星只需三分鐘就可以把它的光送到地球上。離我們最近的恒星(比鄰星)的光要在四年零三個月後才能照到地球,而在航海中發揮極其重要作用的北極星的光從400多年前就開始出發了。

我們試著想象一下這個距離,一光年有多長,也就是一束光線在一年中所走過的距離:365×24×60×60×18.6萬英裏。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被這個天文數字搞得很茫然。

我可以以我們都熟悉的火車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一列普通旅客列車,日夜不停地運行,將要花260天的時間才能到達月球,而到達太陽需要300年。假如列車從現在(1932年)出發,它將在2232年到達目的地。到達海王星需要8300年,這還不算漫長,因為地球到太陽系外最近的恒星需要7500萬年,而從地球到北極星則需7億年。這真是一次極其漫長的旅行。如果以人類平均壽命70年(這還是一個過高的估計)作為標準,等到7億年這列火車才抵達終點時,地球上已經有1000萬代人相繼出生和死去。

地球在宇宙中的運行速度比最快的炮彈還快

而且,我們現在談論的還只是宇宙中我們所觀察到的這一部分。比起伽利略時代的天文學家利用的觀測天空的簡陋的儀器,今天的望遠鏡有了很大的改進,即便如此,它仍然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只有等我們將鏡頭再擴大1000倍,我們才在天文學研究中真正取得了長足進展。由此可見,我們所談論的宇宙實乃“人類用肉眼或者借助光學儀器觀察到的那浩瀚宇宙中的那一小部分”。至於宇宙的其他部分,那些尚未觀察到的世界,我們還對它一無所知,甚至不能作出任何猜測。

在地球附近的數以萬計的天體中,我們有兩個近鄰,它們都在直接而顯著地影響著人類的生存,那就是太陽和月亮。太陽給我們提供光和熱。距離我們最近的月球則影響著海洋活動,幫助海洋產生一種人們稱之為“潮汐”的奇異的水流現象。

雖然月球的體積比太陽小得多(如果把太陽比作一個直徑為3英尺的圓球,那麽地球就只是一粒青豆,而月球就只能算是個針尖),但是由於月球離我們很近,所以月球對地球的引力要大於太陽對地球的引力。

潮汐

如果地球全部是由固體物質組成的,月球的引力就很難覺察。然而,地球四分之三的面積被海洋覆蓋,海水也會追隨著圍繞地球運轉的月球產生潮起潮落,就像紙上的鐵屑會跟隨從上面晃過的吸鐵石左右移動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