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地理大發現

既然人們已經沖破了中世紀的束縛,他們就需要更大的空間去冒險。歐洲對那些雄心勃勃的人們來說,已經顯得太小了。於是偉大的航海時代終於來臨了

馬可·波羅

對歐洲人來說,十字軍東征實際上是一所普及旅行知識的大學。不過在當時,沒有多少人敢冒險超出經威尼斯至雅法這條為人熟知的路線。公元13世紀,威尼斯商人波羅兄弟不畏艱險,穿越浩瀚的蒙古大沙漠,爬過高聳的山脈,千辛萬苦地來到強大的中國,拜見了偉大的元朝大汗皇帝。波羅兄弟的兒子馬可·波羅,寫出一本遊記,詳細描述了他們長達20年的東方漫遊與冒險故事,讓世人震驚不已。當讀到馬可·波羅對奇特島國“吉潘古”(“日本”一詞的意大利念法)的奇異金塔的迷人描繪時,全世界都目瞪口呆。許多人夢想去東方尋找這遍地黃金的國度,實現發財的美夢,但是由於路途漫長而又艱險,他們只得待在家裏做做白日夢而已。

世界是怎樣越變越大的

當然,走海路去東方也是有可能行得通的。不過在中世紀,人們並不熱衷於航海。這種狀況是有充分理由的。首先,當時的船只體積太小。麥哲倫持續好幾年的著名環球航行,他所用的船只還沒有現在的一只渡船大。這樣的船只能容納20~50人,船艙狹窄擁擠,艙頂極低,根本無法站直身體。廚房設備太差,只要天氣稍微惡劣就生不著火,一旦如此,水手們就不得不吃生的東西或以幹糧充饑。在中世紀,人們已經知道如何保存鮮魚,曬制魚幹,但還沒有發明罐頭食品,一旦出海,就無法吃到新鮮蔬菜。淡水是用木桶儲存的,用不上多長時間就會變質,長出許多滑膩膩的物質,喝起來有一種爛木頭和鐵銹的味道。中世紀的人們對細菌的認識還是一片空白(13世紀的一位學識淵博的僧侶羅傑·培根似乎檢測到細菌的存在,不過他很明智地保留了這個發現),因此他們經常喝不潔的淡水,甚至有時全體船員死於傷寒。事實上,早期航海的死亡率高得可怕。1519年,麥哲倫從塞維利亞出發去進行著名的環球航行,有200名水手一同出海,可活著回到歐洲的只有18人。即便到了17世紀,西歐與印度群島的海上貿易已十分頻繁,可完成一次從阿姆斯特丹到巴達維亞的往返行程,水手的死亡率也高達40%。這些不幸的人們大部分是被壞血病奪走了生命。這種病是由於缺乏新鮮蔬菜而引起的。它會感染牙床,使血液中毒,最後病人體力衰竭而死。

在如此惡劣的情形下,你很容易理解當時歐洲的優秀分子不願意航海的原因了。麥哲倫、哥倫布、達·伽馬這樣的偉大探險家,他們手下的船員幾乎是被囚禁的罪犯、未來的殺人犯和失業的小偷。

這些航海者的勇氣和膽識讓我們欽佩不已。面對著過慣了現代舒適生活的人們無法想象的困難,他們毅然決然地投身於並不可思議地完成了看似毫無希望的航海任務。他們的裝備極其簡陋,船底經常漏水,索具也非常笨重。從13世紀中期開始,他們就有了指南針(十字軍東征時從中國傳入阿拉伯,再流入歐洲),能辨明海上方向,但是他們的航海地圖極不精確,很多時候,他們只能靠著上帝的指引和自己的猜測來確定航線。如果運氣好,他們會在一兩年後返回故鄉。如果運氣不佳,他們便會拋屍荒涼的海灘或葬身海底。但是他們是真正的開拓者和冒險家,他們用命運做賭注。對於他們來說生命就是一次輝煌的冒險歷程。每當他們看到一處新海岸線的模糊輪廓,或者一片無人知曉的新水域時,所有的磨難,幹渴、饑餓、病痛和創痛,便被統統忘得一幹二凈。

我又希望這本書能夠寫1000頁的篇幅,因為早期地理大發現這一話題,實在太迷人了。但是,寫作歷史的任務就是給你們一個對於過去時代的真實描述,就應該像倫伯朗創作的蝕刻畫一樣。重點突出那些最重要的歷史事件、最偉大的歷史人物和最富於意義的歷史時刻,應該投以鮮明生動的光線,其余相對次要的,則只需用陰影或幾根線條加以表示即可,因此在這一章裏面,我只能給你們,羅列出最重要的航海大發現。

請一定記住,14世紀至15世紀,所有的航海家們都在努力完成一件事情——找到一條舒適安全的航線,通往夢想中的中國、日本及那些盛產香料的神秘島嶼。從十字軍東征起,歐洲人便喜歡使用香料。香料變成了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商品。要知道,在冷藏法發明之前,肉類和魚很容易腐爛變質,只有撒上一大把胡椒或豆蔻方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