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3/11頁)

“能具體說說嗎?”馮開嶺知道,如果沒有很緊急或很重要的變化,年處長不會在辦公室用座機和他聯系。

“龔書記和常委會也都是原則性意見,具體的條條回來後部裏和處裏還要再作細化,不過,有幾點已經基本定下來了。”說話間,年處長那邊有紙張翻動的聲音。馮開嶺知道他是在找會議記錄。

果然,年處長開始照本宣科:“一是加大民主測評與推薦力度,參與測評、推薦的人員要更加廣泛,更加具有代表性,其結果應當對幹部使用起到更大作用;二是挑選候選人不再局限在一個小的範疇,視野要更加開闊,力爭使參與性、競爭性更強;三是在注重德能勤績的基礎上,把廉潔提到更高的高度,堅決防止帶病提拔,杜絕前邊提拔後邊落馬;四是年齡、學歷由硬杠子變為參考性依據,上下限制性條件不再像過去那樣苛刻。大概就這麽些吧。”

馮開嶺一邊聽,一邊悄悄用筆把要點記了下來。等年處長念完了,他其實已經大致領會了其中的主要思想。不過,由於事出倉促,他還是希望年處長能夠解釋得再明白一些。

“按照龔書記的意見,這次換屆的幹部使用政策,要體現改革創新精神,體現求真務實風格。”年處長的口氣與腔調,已然有點省委領導的味道。

在年處長看來,這四條原則其實都是對既往沿用多年幹部政策的一種顛覆。過去若幹年內,像地市級政府換屆、市長更替這樣重大的幹部變動,多以領導推薦、組織決定為主,決定權往往最終掌握在少數主要領導手上。所謂民主舉薦、測評之類,或是走走過場,或是僅僅作為一種參考甚至裝飾。近些年很多地方搞所謂票選,也只局限於任用科處一級幹部。有的是主要崗位由領導圈定了,次要崗位拿出來投票,還有些則是領導先內定了,再搞個所謂票選裝點一下場面。而現在,突然把民主測評、推薦提到一個很高的程度,就不僅僅是幾個領導點頭決定就行,來自民間的觀感與選票顯得非常重要,甚至成為了決定因素。若是真要越過這個用人底線,那選人用人範圍一下就呈幾何級數擴大了。因此,以往一個市長退下來,大多遵循自然接替程序,即使常務副市長不是唯一人選,選擇範圍最多也只擴大到市委副書記這一層面。如今,一個市裏委、府兩邊的所有市委常委、副市長,只要基本條件符合者,那就都可能參與進來,不確定性也會隨之擴大很多。至於注重廉潔那一條,目前也只是嘴上說說、紙上寫寫,就像政治覺悟、思想品質之類的條件一樣,只要沒被雙規、判刑的官員,個頂個都非常清廉。

“年齡、學歷放寬,那才是最要命的,絕對不能等閑視之。要知道,就一個地市而言,只要年齡上下放寬一歲,學歷左右降低一個档次,可能就意味著會突然冒出好幾個競爭對手。”年處長語氣突然加重。

“為什麽一定要放寬年齡和學歷呢?”馮開嶺自然也著重注意到了第四條,並且對此很不理解。這麽多年來,幹部政策有各種各樣的變化,唯獨年輕化、知識化幾乎成為鐵律,而且近年來年齡卡得越來越小,學歷定得越來越高,成就了不少人,同時也擋住了很多人繼續前進的步伐。像馮開嶺這樣四十五歲、碩士學位的幹部,正是上述政策的最大得益者。

“省委龔書記就是有感於不少年輕幹部,整天熱衷於改年齡、奔文憑,並無太多精力放在實際工作上,結果造成某些人年齡很輕、學歷很高、工作很糟,反倒使一些拼命工作、經驗豐富的同志失去了競爭優勢。龔書記說了,他這次一定要把這個框框破一破,哪怕將來他下台了,別人再把這條改回來。”年處長解釋道。

“唉——!”一聲嘆息,道出馮開嶺內心的萬般無奈與失望。

“不要松勁!”年處長鼓勵說:“之所以第一時間告訴你,是希望你重視起來,重新考量自己的競爭策略,以保證萬無一失。要知道,機遇和困難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你比別人提前一步有所準備,那就比他們多了幾分勝算。”

“謝謝你!有你的提醒與扶攜,我會努力爭取成功!”馮開嶺真誠回應。他忽然意識到,剛才只顧了關注那些條文,感謝的話說得有點晚了。

接下來,順著馮開嶺的思路與意圖,年處長用了大約整整一個小時,比照龔書記定的那幾條原則,對陽城市現有副廳幹部逐一篩過,又把馮開嶺的個人情況、競爭優劣仔細捋了一遍,這才使整個通話過程成為一次馬拉松。

年處長畢竟在省委組織部工作了將近二十年,主政部裏最重要的市縣幹部處也有五六年,分析起包括馮開嶺在內的陽城市一眾領導幹部來,簡直似探囊取物、如數家珍,而且高屋建瓴、入木三分。難怪馮開嶺一邊聽著,一邊發自內心地連連點頭稱是,誠服之態絕無半點矯作。馮開嶺與年處長相交多年,但如此深談官場中事還不多見,此一談,也使他對年處長更生敬佩之情。他想,像年處長這樣優秀的幹部,在我們黨的整個幹部隊伍中真是太少了,讓他當一個處長或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實在是太過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