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鬼蜮幻相(第4/12頁)

  “你應該立刻發烽火令到九總,提醒邊守軍嚴密防範南平邊界。臨荊失主,楚地和南平都是有可能乘亂而入的。”顧子敬提醒萬雪鶴。

  “對對對!這一忙亂把這給疏忽了。這樣,我讓左龍營發快舟沿江直上,這樣還可以順帶通知到江口和八總的守軍,抽調部分趕往九總協助防禦。”萬雪鶴慌歸慌,但所有的布置倒是中規中矩,嚴循用兵之道。

  “我倒覺得大可不必。試想,如果殺張松年是為了突然越境攻臨荊或者繞過臨荊直撲瀖州,那麽在張松年剛死之時刺客就會有信號發出讓己方立刻出兵,等到蔔福回去查辨出張松年被刺,然後傳書信過來報知情況,這時你再派兵前去已經是晚了。所以現在要做的就是集中兵力堅守瀖州,同時遣人到鄰近的各大營調兵,隨時增援。”嚴士芳覺得自己的瀖州城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他一家老小都在瀖州。此時此刻有個用兵高手在的話,就能將嚴士芳的謬誤說法完全駁斥。因為就算鄰國出兵突襲,一時半會兒未必就能攻下臨荊或者九總。但鄰國兵馬又不敢困圍臨荊,然後分兵繞城而過直撲瀖州。因為這樣就正好進入到瀖州轄下幾處縣城和軍營的兵力交叉範圍,最終只會是水撲沙灘,來勢洶洶,去不留痕。

  “我覺得嚴大人說得有道理。”顧子敬補了一句,他大概是因為自己身在瀖州城中,所以也主張固守瀖州。

  “行,那就聽顧大人和刺史大人的,我馬上組織人馬、器具堅守瀖州。”萬雪鶴想都沒想就同意了那兩人的說法。由此可以看出,萬雪鶴這個人相當沒有主見。他遵循的不是兵法,而是官場之法,這其實是很多用兵者的大忌。

  瀖州城轉眼間便燈火通明,城中哭爹喊娘亂成一片。有百姓收拾細軟想逃出瀖州城,但此時瀖州城所有陸道、水道門閘全都關緊。而搶先擠到城門口的一些男丁正好被兵卒拖了去搬拿守城器具,做守城的準備。

  齊君元聽青衣女子喊了句“我知道你是誰了!”後,不由得苦笑著搖了搖頭。他終於明白為什麽“露芒箋”會附帶指令讓他帶走這女子了,這丫頭整個就是只“白標”(刺客行中對外行的稱呼,意思是剛用白紙蒙好的標靶,沒有一點格殺攻擊的經驗,只等著挨紮。)。

  “知道了你也就死了!”一個聲音從山林中傳來,就像從天而落的一只鐵鎖,頓時將幾個人的心魂都鎖拿得沉甸甸的。

  齊君元覺得自己渾身的血液倒沖而上、直灌頂竅。他根本沒有想到這附近除了自己和被自己困住的那兩只雛蜂外還有其他人,而且此人發聲狀態氣凝音聚,應該是個修為深厚的高手。

  “我知道我攪你的事情,但那也是沒有辦法。‘回恩箋’(離恨谷給谷客發的行動指令)要我五日內必須了斷私仇,但神眼蔔福在我沒有下手機會。沒招之時正好發現有芒尖兒(刺客的江湖代稱)要對戶部監行使下手,便想借用這機會調出神眼。因為時間太緊,只能給官府露響兒示警,逼迫你及早出手,只有這樣我才能及時行事。後來從你出手我才看出你是門中前輩,知道自己所做唐突了。前輩,為這你不至於要我命吧,再說你也得手了,算是兩全其美唄……”青衣女子一張嘴便喋喋不休,以至於性急之間都沒有聽出剛才說那句“知道了你也就死了!”的人和前面讓她“別動”的不是同一個人。當然,齊君元剛才說話時為了不讓別人聽出自己所在位置,使用了連環傳聲筒,使得語氣語調發生變化,這也是這青衣女子急切間未能辨出的原因之一。

  “止聲!”齊君元嚴厲喝止,而且這次沒用連珠傳聲筒。因為再要任由這青衣女子說下去,她極有可能會把接下來要執行的指令全給透露出來。

  齊君元這次的制止很有作用,語氣強調的“止聲”二字喝醒了青衣女子。她平復了心神,冷靜了思維,憑借靈敏的聽覺很容易就辨別出剛才幾句話並非一人發出,也區分出說“知道了你也就死了!”的人和之前讓自己“別動”的人不是同一個人。這時候她開始害怕了,因為將剛才那句“知道了你也就死了!”再細細回味下,便覺出那聲音裏帶著奸詐也透著冷酷,給人一種銳利、寒冷的金屬器物穿透身體直抵心臟的感覺。

  “接著說吧,說了我或許可以網開一面。”又是那冷酷的聲音,而且這次還帶上了愚弄的味道,這是官家人經常用的口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