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第5/10頁)

[113]《瘋狂山脈》創作於1931年2—3月,最初因篇幅太長而被《詭麗幻譚》拒之門外。後來,《驚異故事》在1936年2月、3月、4月以短篇系列的形式予以發表。

[114]作者杜撰的一所大學,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埃塞克斯縣杜撰的小鎮阿卡姆,以杜撰的米斯卡塔尼河命名。

[115]英國極地探險家,曾三次率隊赴南極科考,是“南極科考英雄時代”的領軍人物之一。

[116]挪威極地探險家,1911年12月14日率隊第一次到達南極點。

[117]英國皇家海軍軍官,曾兩次率隊赴南極地區科考。

[118]美國海軍軍官,極地探險家。

[119]作者杜撰的馬薩諸塞州城市。作者在《時光魅影》和《印斯茅斯疑雲》中多次提到過阿卡姆。

[120]俄國畫家、作家、考古學家、通神論者。

[121]參閱《克蘇魯的呼喚》中的相關注釋。

[122]參閱《塞勒菲斯》中的相關注釋。

[123]參閱《大袞》中的相關注釋。

[124]此處應該是華氏,而非攝氏溫度。

[125]鄧薩尼勛爵十八世,愛爾蘭作家、劇作家,以其奇幻作品著稱,一生出版了80多部作品,幾百個短篇、小說、劇本等,出版著作時都冠以“鄧薩尼勛爵”的名字。

[126]地質時代中古近紀的最後一個主要分期,大約始於3400萬年前,終於2300萬年前,介於始新世與新近紀的中新世之間。比起其他比較古老的地質時期,用巖床來確認漸新世是不錯的識別方式,雖然精確的起始與結束時間有些不確定。

[127]志留紀是早古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也是古生代第三個紀。奧陶紀是古生代的第二個紀(原始的脊椎動物出現),開始於距今約4.8億年前至4.4億年前。

[128]參閱《克蘇魯的呼喚》中的相關注釋。

[129]參閱《克蘇魯的呼喚》中的相關注釋。

[130]最初出現在作者1918年創作的《北極星》中,因而是他杜撰的第一本奇幻書。

[131]克拉克·埃什頓·史密斯的小說《撒坦普拉·賽羅斯的警告》(1931)中的角色。

[132]位於秘魯的庫斯科地區、烏魯班巴省和馬丘比丘地區,是十五世紀印加文明的遺址,海拔2430米。

[133]美索不達米亞地區蘇美爾的古城,位於今伊拉克巴比倫省烏哈亞米爾遺址附近,距巴比倫以東12公裏,巴格達以南80公裏。

[134]位於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西北約80公裏處大西洋海岸,是由火山噴發形成的約4萬根石柱組成的8公裏海岸線。

[135]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斯普林斯,1971年被定為國家自然地標公園。

[136]作者杜撰的喜馬拉雅地區的外星種族。

[137]雪人是一種界於人和猿之間的神秘生物。從公元前326年起,世間就開始流傳關於雪人的種種傳說,但到目前為止,尚未有確切的雪人標本供人們研究,關於雪人的傳說材料遠遠多過實證。喜馬拉雅雪人是人們談論最多的一種雪人。

[138]科幻小說家克拉克·艾什頓·史密斯杜撰的兩個城市。

[139]作者杜撰的兩個地名。其中,洛瑪爾是遠古時期從靠近北極海域裏升起的一塊陸地,作者在短篇小說《北極星》中第一次提到這個地方。

[140]均為作者杜撰。

[141]約旦南部的歷史名城。

[142]1測竿(rod)等於16.5英尺,大約5米。

[143]屬於克裏特文明。克裏特文明是青銅器時期在希臘克裏特島以及其他島嶼上興起的一種愛琴海文明,鼎盛時期大約是公元前3650年到公元前1400年。

[144]在克蘇魯神話中,由舊日支配者創造的形態無定的原生質怪獸。

[145]參閱《墻中之鼠》中的相關注釋。

[146]從羅伯特·E.霍華德的小說《陰暗王國》(1929)中借來的。《陰暗王國》描寫的是史前伐魯希亞王國的國王庫爾大戰蛇人的故事。洛夫克拉夫特在《時光魅影》和《黑暗狂魔》中也提到了伐魯希亞。

[147]威爾克斯和莫森均為南極探險家。

[148]為“舊日支配者”所居住山頂上的巨大城堡。

[149]意為“北風吹不到的地方”。希臘神話認為,北方風神玻瑞亞居住在色雷斯(自愛琴海至多瑙河的巴爾幹半島南部地區),因此,許珀耳玻瑞亞地就是色雷斯以北遙遠的地區。

[150]公元306年至337年羅馬帝國的皇帝。

[151]英裔挪威極地探險家,現代南極探險的開拓者。1898年至1900年間,率領南十字星探險隊,將南緯78°50′創紀錄地定為地球的“最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