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以尾作頭(第3/9頁)

一個小時後,飛船內的亞歷克斯對指揮所說:

“按目前的盈余速度(注,即船速減去理論上的同步速度),金魚號如果想繞地球一周並重新定位於哈馬黑拉島上空,大概需要一周時間,等不及了。我想立即召開一次遠程虛擬會議,就某些理論和技術問題盡快得出結論。據我看來,金魚號進行後續實驗之前,結構必須來一個大的改動,因為——連它的工作原理都完全變了!請樂之友科學院盡快做好會議準備,注意與會人員應包括美國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巴羅先生,還有,兩位人蛋島上的隱居者當然也必須與會,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需要他倆的睿智。很抱歉,打擾楚的閉關清修和泡利的天體享受了。”

樂之友們的工作節奏一向快如“鞭下的驚馬”(這是大家調侃姬人銳的話),一個小時後,遠程虛擬會議開始了。與會者有四十多人,楚天樂、泡利、魚樂水、衰弱的馬士奇、姬人銳等全都在場。泡利仍是懶懶散散的樣子,坐在窗邊,目光盯著屋外。楚天樂的到場吸引了很多熟人的目光,因為不少人知道他已經有幾個月閉門不出,連妻子也不見。大家對此都有私下的猜測。不過,楚天樂此時的表情似乎很正常,魚樂水也不時側過身同他低語幾句。有不少人是以激光全息圖象與會,包括飛船上的亞歷克斯和姬繼昌、美國的大胡子巴羅和身在三亞的賀梓舟等。雖然只是全息圖象,與會人也能感受到亞歷克斯、賀梓舟和姬繼昌的洋洋喜氣。

主持人姬人銳宣布會議開始,亞歷克斯說:

“首先我要向巴羅致敬。楚、賀和我倒是早就作出了如下預言:局域空間洇滅所形成的對飛船的驅動作用有兩種,而且兩者是相反的。一是光脈沖向前的驅動力;二是由於周圍空間向空間之穴的流瀉而表現為對飛船的拖曳力。據我們當時的想法,後者可以忽略。美國的巴羅先生獨立地發現了第二種拖曳作用,並在那次美國會議上表示質疑,可惜,可能是我們的小賀過於能言善辯,輕易把巴羅先生說服了,否則金魚號的實驗就不會有今天的大烏龍。”

虛擬的亞歷克斯笑著指指虛擬圖象中的賀梓舟和巴羅,小賀難為情地笑了,巴羅自嘲地呻吟著:

“莫要戳我的疼處啊,我輕易放棄了一個在科學史上留名的機會。”

亞歷克斯繼續說:“金魚號此刻的退行是宇宙中從未有過的運動模式,我甚至懷疑以人類現有的語言能否把它剖析清楚,我試著來解釋吧。飛船的行進其實與力完全無關,而且實際上,它與其‘本域空間’之間根本沒有相對運動。這句話很繞嘴是不是?我試著用比喻來說清它。甚至做比喻也很難啊,此刻我唯一能想到的、比較接近的比喻,是科學界曾經討論過的一種特殊運輸方式:飽和蒸汽管道。”

他簡略介紹了這種管道的基本知識:“汽車在真空管道中行駛能消除風阻,從而以比較低的能耗實現超聲速行駛,但建造巨大的真空管道造價過於高昂。解決辦法用飽和蒸汽來取代真空,這種蒸汽超過凝結臨界點但仍保持汽態,當車輛在管道中向前行駛時,前方的蒸汽受壓後立即液化,這相當於我們的空間洇滅,於是車輛就在無風阻的情況下前進。車輛駛過後蒸汽會變得稀薄,液化的蒸汽因而迅速汽化,使管道蒸汽恢復原狀。”

亞歷克斯豎起食指,“請注意,在這樣的運動方式中,車輛相對於身後的蒸汽,或者說相對於其身後的‘空間’,是不動的,這片空間我們稱之為‘本域空間’;但相對於之外的空間比如管道壁,是運動的,我們稱之為‘非本域空間’。我們的金魚號之所以能夠退行,就是因為在魚尾處的局域空間不斷被消除,於是形成了一條連綿的空洞,向空洞中不斷流瀉的空間就帶著飛船一同行進。所以,我要再次重復一遍:這根本不是物體相對於空間的運動,也與力完全無關,而是‘本域空間’相對於靜止空間的運動,飛船只不過是被本域空間裹脅而去。”他笑著說,“過去,科幻小說經常描寫‘蟲洞’,說蟲洞可以連接翹曲空間,那始終只是幻想。但今天我們實現了真正的蟲洞,它是在平直空間裏人工挖出來的!只不過它是隨挖隨陷,飛船過去後蟲洞也就消弭無形了。”他問大家,“正如巴羅上次在會上指出的,這個道理太繞,我不知道說清了沒有?”

楚天樂笑著說:“我也找到了一個比喻。當年我曾舉過孫悟空縮地法的例子,還說縮地有兩種辦法,一是在前邊的路上挖去一大塊,一是讓前邊的路均勻地收縮。大家還都記得吧。”

眾人笑著點頭。一個人說:“記得。當時你就是從‘空間均勻收縮’這點出發,論證出局域收縮宇宙的邊緣沒有逆向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