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囚籠重重(第3/16頁)

於是楚天樂回過身,朝伯伯和媽用力點頭,一切在不言中。媽這才把高懸的心放下,高興地看看馬先生。馬先生同樣很欣慰。他觀察了這孩子幾天,覺得他是能面對真相的,而且只能用這種“疼痛休克療法”才能激醒他的生存欲望。現在,事情的進展證實了他的判斷。他笑著說:

“這就對了嘛,這就對了嘛。一定要快快樂樂地活下去,不愧你爸媽給起的這個好名字——天樂,上天賦予每一個生靈的快樂。”

他為母子倆安排了今後,說既然暫時沒有有效的療法,就不要四處奔波了。他會隨時托人問詢和在網上查詢,一旦醫學上有了突破就送他去治療,即使是去國外,費用都由他籌措。在此之前母子倆可以留在這兒,天樂媽做家務,天樂隨意玩耍。如果想學習,他可以教文化課,“咱們可是一對一的授課!而且我自信是一個好老師,學校的學生哪能享受這樣的奢侈啊。”他笑著說,“當然,如果你不想學呢,也不必勉強。說句狠心話,其實能預知死期也是一種優勢,可以盡情順應心靈的呼喚,活得自在一點兒。至少說,不用到僵死的教育體制下去受煎熬了。”

他還說,其實他給天樂準備了一個最誘人的玩兒法:觀察星星。那是一座琳瑯滿目的大寶窟,只要一走進去就沒人想出來,十幾年根本不夠打發的。他自己打小就喜歡浩瀚的星空,但塵世碌碌,一直在商場中打拼,只有失去家人和左腿後才“豁然驚醒”,斷然告別塵世,來山中重拾心中所愛。當然,商場的打拼提供了建私人天文台的資金,也算功不可沒啊,他笑著補充。

娘兒倆就這樣留下來,滿意地開始了新生活。媽盡心盡意地操持家務,伺候兩個殘疾人,開荒種菜,喂雞喂豬,到林中采野味,跟山民大嫂交朋友,也學會了到網上查醫學資料。她的生活安逸了,更重要的是心裏不“張惶”了,於是憔悴便以驚人的速度消退,嘴唇上很快有了血色,人變豐腴了,恢復了三十幾歲年輕女性的光澤。

楚天樂在前幾年的磨難中已經很“滄桑”了,現在恢復了童心。盡管步履蹣跚,他還是興致盎然地在山林中玩耍,早出晚歸,瘋得昏天黑地。哪天都少不了摔上幾跤,但毫不影響他的玩興。他並沒忘記橫亙在十幾年後的死期,但有了那次與死神的正面交鋒,他確實不再把它放在心上。

時間一天天過去,馬伯伯也變成他的幹爹。幹爹說要教他觀察天文,不過沒有讓他立刻從事枯燥的觀測,而是先講各種有趣的天文知識和故事,培養一個孩子的興趣。此後等楚天樂真的迷上天文學,才知道幹爹的作法太聰明了。夜晚家裏經常不開燈,腳下那個景區的燈光也掩在濃濃霧靄之下,所以方圓百裏都浸泡在絕對的黑暗中。天上的星月非常明亮,似乎可以伸手摘到,很有“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的意境。三人坐在院裏,幹爹給楚天樂指認天空中橫臥的銀河,指認幾顆行星金木水火土;指認著名的冬季亮星大三角、黃道上的王星軒轅十四、肉眼剛能看到的M42獵戶座大星雲、M31仙女座大星系、M45昴星團(我國又叫七姐妹星)、經常被用來檢驗望遠鏡能力的天鵝座β目視雙星等;就這樣似不經意地,把天文學的基礎知識澆灌到他的頭腦裏。幹爹說:

“上次我說過,人生逃不脫壽命的囚籠,其實人類身上還罩有很多重囚籠呢,像重力的囚籠,可怕的天文距離加光速極限的囚籠,等等。古時候的人類就像是關在荒島古堡裏的囚犯,終生不能離開囚籠半步,不但不知道外邊的世界,甚至連自家古堡的外形也看不到。他們只能透過鐵窗,用可憐的肉眼視力,眼巴眼望地窺探著浩瀚的星空。後來人們發明了望遠鏡,發明了火箭,通過一代代努力,總算窺見了宇宙的一些秘密,比如知道了:我們的銀河系是渦旋星系,太陽位於銀河系的獵戶旋臂上,距銀心人馬座A有2.7萬光年;知道太陽帶著太陽系在繞著銀心旋轉,2.5億年轉夠一圈;知道了從銀河系到本星系群、本超星系團、總星系等各種層次的宇宙結構,等等。1825年法國哲學家孔德曾堅決地斷言:人類絕不可能得到有關恒星化學組成的知識。他當時的想法沒錯啊,人類怎麽能登上灼熱的恒星去取試樣呢,就是乘飛船去,半路上也燒化啦。但僅僅30多年後,人類就發明了天體分光術,將恒星光通過望遠鏡和分光鏡分解成連續光譜,把光譜拍照下來研究,從各種元素譜線就能得出恒星的化學成份。”

幹爹又說:上世紀20年代發現的宇宙膨脹是天文學上最偉大的發現,也是整個科學領域裏最偉大的發現之一,不亞於進化論、牛頓力學、相對論和量子力學。1914年,天文學家斯萊弗第一個發現了恒星光譜圖的紅移現象,即很多星雲的光譜線都移向光譜圖的紅色端,按照物理學中的多普勒效應,這意味著星體都在遠離我們。這發現把斯萊弗弄得一頭霧水——要知道,雖然行星恒星有點兒小小的運動,宇宙從整體來說可一直是靜止的啊。非常可惜,他敏銳地發現了紅移現象,卻沒有達到理論上的突破。後來,哈勃經過對造父變星的研究,弄清了幾十個星系的大致距離,他把星系距離及斯萊弗的光譜紅移組合到一張坐標圖上,然後在雲霧般雜亂的幾十個圓點中劃出一條直線,就得到了那個偉大的定律——星系的紅移速度與距離成正比。這意味著宇宙就像一個不斷膨脹的蛋糕,其上嵌著的葡萄幹(星體)都在向遠處退行,互相飛速逃離,相對距離越遠則相對退行速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