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海底森林(第3/4頁)

他的眼神遊移到了圖書館外的林間空地上,母船的外殼在那裏靜靜矗立,它一語不發,卻勝過滔滔雄辯。就是在這裏,人類的生命開始在這顆行星上孕育,難怪它總是讓我聯想起伊甸園。那麽,我是否就是那條毀滅純真的蛇呢?不過米蕾莎是個聰明絕頂的女孩,我要說的話,她其實都已經知道或者猜到了。

他緩緩開口:“‘神’這個字很麻煩,因為有幾個人,它就有幾個意思,如果那些人是哲學家,它的意思就更多。因此在第三個千年,大家除了在感嘆的時候,都漸漸地不再說它了。在有些文化裏,它的意思還變得很下流,在禮貌的場合都不會用。

“取而代之的是一組指稱明確的詞,這樣至少可以避免牛頭不對馬嘴的爭論,而過去的爭論有九成都是這個性質。

“於是,原來的人格神,或者神一號,就成了阿爾法。它是個假想的實體,據說照料著眾生的日常生活——照料每個個人、每只動物!它獎賞善行,懲罰惡行,而這些賞罰通常都發生在說不清道不明的死後世界裏。信徒崇拜阿爾法,向它祈求,舉辦一絲不苟的宗教儀式,還建造巨大的教堂表達敬意……

“還有人認為,神創造了宇宙,但在創造之後就未必和宇宙發生關系了,這樣一個神就是歐米茄。哲學家用盡了二十多個希臘字母,才把‘神’的概念分解完畢,我們今天上午單說阿爾法和歐米茄就夠了。我希望別占用太多時間。

“阿爾法和宗教息息相關,這也正是它衰落的原因。如果地球上的無數種宗教能夠避免爭鬥,阿爾法倒是有可能留存到地球末日的。但宗教之間是不可能休戰的,因為每一種宗教都號稱自己掌握了唯一的真理,所以它們就必須毀掉對手,也就是說,不僅毀掉所有其他宗教,還要清除本宗教內的異己分子。

“當然,我這麽說是失之偏頗的,善良的男女常能超越自身的信仰,而且宗教很可能在早期的人類社會中發揮過舉足輕重的作用。沒有超自然信仰的約束,人類的合作可能永遠超不出部落的範疇。宗教是在被權力和特權腐化之後,才淪為反社會勢力的,從前的大善也被後來的大惡所掩蓋。

“我希望你從來沒聽說過宗教裁判所、獵巫和聖戰。你能相信嗎?一直到太空時代,還有國家為了宗教的原因把小孩處死——因為他們的父母雖然和當局信仰同一個阿爾法,卻屬於另外一個流派。讓你大吃一驚了吧?但這都是真實的,在我們的祖先開始探索太陽系時,地球上的的確確發生過這樣的事,更壞的都有。

“所幸的是,阿爾法在二十一世紀初退出了歷史舞台,姿態多少還算優雅。它是被一門神奇的學科殺死的,它的名字叫‘統計神學’……我還有多少時間好講?鮑比不會不耐煩嗎?”

米蕾莎朝落地窗外望了望,名叫“鮑比”的帕洛米諾馬正在母船附近的草地上歡快地吃著草,一派悠然自得。

“他不會跑開的,只要有東西吃就行了。什麽是統計神學?”

“它是對‘惡’的問題發起的總攻。這門學問是一個非常古怪的教派給逼出來的,那個教派產生於2050年左右,信徒自稱‘新摩尼教’,這個我就不詳細說了。它是第一個衛星宗教。以前其他宗教也用通信衛星傳播教義,但新摩尼教徒完全依賴衛星,他們只在電視機屏幕上集會,從不在別處見面。

“除了依賴技術這點之外,他們的傳統其實非常悠久。他們相信阿爾法存在,但完全邪惡,人類的最終使命就是跟它較量、將它摧毀。

“為了證明這個信仰,他們從歷史學和動物學中搜集了大量恐怖的事實。我覺得這群人實在很不正常,他們熱衷於收集這類材料,真是個病態的愛好。

“比方說吧,信仰阿爾法的人最喜歡用所謂的‘設計論’來證明它的存在。我們現在看覺得這個論據荒唐透頂,但新摩尼教的人卻把它包裝得千真萬確、不容反駁。

“他們的論證是這樣的:任何一個設計精妙的系統——他們最喜歡的例子是電子表——它的背後一定有一位設計者、創造者。那麽自然界呢?

“於是,他們將目光鉚上了自然界。他們的著眼點是寄生生物學。順便說一句,你不知道在薩拉薩星上生活有多幸運!在地球上,許多生物利用巧妙的戰術和身體的適應性變化來入侵別的有機體,並把它們當成食物,獵食者通常會把獵物折磨到死為止,人類就是這場戰爭的重點受害者。其中的細節說來惡心,我就略過了,這裏只說新摩尼教徒最喜歡的一種動物——姬蜂。

“這種可愛的動物一般先麻醉別的昆蟲,然後在後者的身體裏產卵,等它的幼蟲孵化出來,就有足夠的鮮肉可吃了——而且還是活的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