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我不是聞真真!(第4/7頁)

還想把這個塗滿難看顏色的嘴唇上的膏子在自己臉上都擦掉。

皇後忍不住對那口紅多看了幾眼,嘆息道;“這顏色還是適合她這樣的小姑娘。本宮倒是更喜歡大紅色。”說完微笑看德妃,“側側,本宮看你更適合玫紅或者艷粉。”

德妃唇角一勾,似笑非笑,“皇後娘娘,你什麽都喜歡正紅色。但是照我說,你皮子微黑,用這色顯得老氣,還不如試試這粉嫩顏色,說不定可以看起來年輕些。”

文臻低著頭,眼尖地看見皇後拿著口紅的手指在微微顫抖,趕緊把口紅接了過來——她不喜好化妝,隨身的口紅就這一支,弄壞了就連個紀念都沒了。

眼角瞄到皇上一臉“我很頭痛這兩個人又嗶嗶了誰來救我”,急忙道:“陛下,臣句句屬實,臣的祖母和親生父母目前也在天京,陛下可調人前去詢問。劉尚一家素日行徑,鄉鄰也可作證。”

皇帝立即道:“這些日後自可查證。另外,如你所說,劉尚通過察舉獲得推薦,才考試得了秀才功名,但這樣的人,怎麽配獲得萬中無一的察舉名額?就不論……文臻此事是非,單看劉尚不顧父母需要供養,為復仇凈身入宮,心性就不足以稱道。這個察舉名額是怎麽得來的?”

眾人都默然,文臻心一跳,心想皇帝好生敏銳,又好生會抓住時機,她不過寥寥提了一句劉尚秀才功名,他就能把話題忽然扯到察舉制上去。本朝察舉制諸多詬病,皇帝正在李相的支持下想要實行沒有門檻的開科取士,這是想拿這事做文章了?

重臣中唯一一個和門閥沒有太多關系的丞相李敬當即道:“風聞諸郡縣常有以金銀多寡分配察舉名額之事。想必這劉尚功名也是由此得來,這是弊端!”

那個一只眼睛微微凸出的老人也沉沉道:“臣案頭是有許多之類的風聞奏事,買賣功名之事絕非一例。臣請將此事交由朝會討論,盡早廢除察舉制,吏治關乎國本,選拔上來的如果都是這種貨色,東堂焉有寧日!”

皇帝立即道:“諸位以為如何?”

一陣詭異的沉默。

文臻忽然覺得有些不對勁。

現在不是在審案嗎?詛咒巫蠱大案啊,潛入皇宮進行的啊,放哪朝都是能引起朝局動蕩,掉頭無數的事情,為什麽皇帝忽然便丟到一邊,談起廢除察舉制來了?

難道……這是在交換?

他是在暗示群臣——今天這事可大可小,真要深挖下去在座的可能很多人會惹一身騷,現在我可以輕輕放過,不借題發揮擴大事端,前提是你們也適當退步,不要再試圖阻礙我的改革?

她隱隱覺得不安。這種案子不可能被完全放過,只是會從明查轉為暗偵,她不小心被卷了進去,留在宮裏只會更多危險。

群臣也在沉默,文臻看得出的,大家也看得出,但正因為如此,現在這個表態就尤為敏感——之前一直不同意的,現在積極響應,會不會被認為是心虛怕被查,不打自招?

但是不響應吧,同樣會被懷疑,這個頭,一時真是誰都不敢出。

忽然一人笑道:“聽來察舉制真是諸多弊端,選材取士,何等重要,但有一分不妥,都將遺禍無窮。雖然我唐家僻處邊境三州,無權置喙朝政,但也難免憂慮。諸位老大人,想必也是為此憂心很久了。”

文臻心裏嘆一聲——萬金油唐羨之又上線了。

他家是門閥之首,不涉中樞,有自己的一套政治體系,超脫又敏感。他出面說這話,代表了唐家的支持意見,對眾臣是給個定心丸,對皇帝是示好,真是再厲害不過。

只是唐家應該是不願意皇家改革的,唐羨之為什麽要這麽說?

果然他這個台階一遞,眾臣紛紛被激活,當即淺淺表了態,定了明日朝會再議。

群臣的思路已經被帶歪,都覺得事情已經完了,眼看就要散會回家,只有姚太尉還始終謹記自己的職責,一直在皺眉思索,忽然道:“你這說辭都只是你一面之詞,如何證明?”

“宮裏就有洋外傳教士,請過來聊幾句唄。”德妃忽然懶懶接話。

文臻倒沒聽說這事兒,愣了一愣。

燕綏瞟了他老娘一眼,德妃對他毫不退讓地揚了揚眉毛。

對,是,洋外傳教士是你老娘我特地找來了,當然不是為了給這個丫頭下絆子,她還不配娘娘我費心,誰叫你拿那個胸衣招惹我的?

燕綏和老娘相看相厭,自古最了解對方的都是敵人,自然頓時明白,他老娘這是對那個胸衣念念不忘,才特地找來了洋外人。

當下便有人傳來了那個住在外廷的傳教士,文臻一看對方的高鼻深目,有些詫異,沒想到這個世界也有洋人,還漂洋過海來了東堂,看人種有點像現代那世的歐羅巴人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