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小心早生華發(第2/4頁)

到了交叉路口,蕭遙就與王笑天分道了,因為想起要取個包裹,就拐彎去了郵局。

郵局取國際包裹的人不多,蕭遙徑直走去。突然他發現那個黑衣少女正離開那個櫃台,他的心跳頓時加快。這時,女孩已經從他身邊經過,蕭遙注意了一下她手裏的東西,果真是國際郵包,一定是她媽媽從法國給她郵東西來了。

蕭遙目不轉睛地盯著她的背影,自己也覺得怪:“我這是怎麽了?”

從此,蕭遙越發注意她,留心她,無論上學放學,只要經過這個車站。他就會有意放慢車速;每當課間操鈴一響,蕭遙總會擡起頭望門口,因為(3)班同學到操場要經過(4)班門口;又是因為她,他常去(3)班了,不過不像王笑天說的什麽借書,他只想離她近點。

她不是靚女,但很引人注目。在一群女孩子中。你一眼就會認出她,說不清為什麽。現在不是很興講“氣質”嗎,也許就是她的氣質。總之,蕭遙每次做早操,在眾多的女孩子中一下子就能找到她。

漸漸地,她也發覺了他,盡管他們從沒說過話,但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他們互相點頭表示打招呼。蕭遙每次都想,如果有機會,一定和她交談一下。

紅燭配紅心

聖誕雖是西方國家的節日,如今也早已進口了。深圳就讓人十分強烈地感受到聖誕的氣氛。許多商店布置上聖誕樹、聖誕老人,櫥窗寫上白色的“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new year!”這些字是用一種特殊的筆寫的,寫出來像是雪花堆成的。凡是沒有雪的地方,人們總是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去感受雪。許多商場散發“聖誕大酬賓”的優惠券;馬路上能看到親親熱熱的小兩口捧著一盆聖誕樹歡天喜地地回家;街頭也有許多聖誕老人裝束的推銷員在向小朋友派發禮品……似乎聖誕節是一個值得感謝和贊美的日子。

小販們十分如意地賣出一張又一張的聖誕卡。同學之中稍懂經商,又有些門路的,也私下裏出售聖誕卡,幾天下來,百來元到手。聖誕卡幾乎年年出新,一年比一年精致,內行的一看就知道:“這是去年的,過時了。”當然價錢也一年比一年貴。現在不像幾年前,很少再有人評價這種送來送去的好與不好,這似乎已成了一重交往手段。聖誕前夕,大街小巷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香卡、音樂廬、幻圖卡、立體卡,琳瑯滿目。精明的小販還在校門口擺地攤,一下課便有許多同學去光顧。

劉夏的媽媽說,別先送人,等人家送你了,再買卡送人也不遲。

王笑天爸爸說,無聊,送來送去,還不是花大人的錢。

大部分同學都不告訴家裏,偷偷地買,悄悄地送,明明是一個學校的,非得花二角錢郵寄回來。同學們在卡上端端正正、認認真真地寫上自己千思萬想後確定下來的幾句話,盡量寫得有詩意些,哲理些,幽默些,然後再用英文寫上“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year”、“best wishes for new year”之類的祝福語。何止是聖誕卡,包括掛歷,聖誕禮物都變樣兒地“流通”起來。

每年王笑天家裏的掛歷都多得成災,因為他爸爸是個官兒。凡是會友的、探親的、求情的、辦事的,在聖誕節前後來,除了提著精美的禮品,必定還要加上掛歷。掛歷多了怎麽處理?爸爸一次就拿了10本給開車的小馬,叫他再另行分配。媽媽說,要不,讓王笑天送給老師,反正擱在家裏也是累贅。王笑天立刻說:“別搞我,送這個老師不送那個老師,那個有意見,送那個不送這個,這個有意見。”

“那你就都送。”

“那人家準把你當賣掛歷的。再說,叫我同學看見了,非笑我不可,我才不擦鞋呢。”

王笑天從小到大,很少送東西給別人,尤其是老師。他認為別人送東西給老師可以理解。他王笑天要是送了,總會惹來猜疑。再說他們家的禮品都是別人送的,再轉手送給老師,有些不敬。豈不成了倒爺、二道販子。不送!

林曉旭想送張卡給江老師,她挑了老半天,才選中這張有紅燭的聖誕卡。她請售貨員小姐包裝一下,小姐拿出一個畫滿紅心的塑料袋,把卡片裝了進去。

曉旭臉紅了:“這是……送給老師的。

“送給老師才應該更有詩意,這麽漂亮的聖誕卡配上這麽可愛的塑料袋,紅燭配上紅心,才是百分之百愛心。你瞧多好看!小姐揚揚經過包裝的聖誕卡,果然更加漂亮。

曉旭不知開頭怎麽寫,在“老師”兩個字前面加個什麽定語好。曉旭想啊想,想出了許多形容詞甚至包括“親愛的”,都認為不恰當,不合適,不貼切,不準確,她把這些詞寫在紙上。一個個反復比較和琢磨,最後,她決定還是用“敬愛的”這個詞。林曉旭覺得只有這個詞才能表達她的感情,於是她在聖誕卡上端端正正地寫上:送給敬愛的江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