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圳“綠卡”情結(第3/5頁)

“這。怎麽可以呢?”爸爸一再搖頭,“不可以,不可以。”

“你這個人……唉,你這輩子……”媽媽也大搖其頭。“現在都什麽年代了,你還這麽不開化!”

“送禮求情,這是怎麽一回事,我至今還不知道。”

“你以為這就清高了嗎?別人只當你是傻子!”媽媽急了。“你現在在單位也算是頂梁柱,戶口問題總歸是要給解決的,找找人,提前一點,這怎麽了?!我話說到這兒,你想怎麽辦就怎麽辦,兒子是你的,我不管。”

爸爸是個自尊心極強、臉皮極薄的人。從來不收別人的禮,也從不給別人送禮。無論多大的事,都自己頂著。可他畢竟年紀大了,希望兒子回來,不要對他有這麽深的隔閡。當初他決定來深圳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接近兒子,補償十幾年的遺憾。這件事,欣然媽媽說她不管,可欣然知道,媽媽是刀子嘴,豆腐心。終於,爸爸決定星期日去一趟局長家,問欣然跟他一塊去好不好?欣然討厭這些,因為她只有16歲,她希望自己的生活是一片陽光,不希望有任何陰影部分,但她很可憐爸爸,也同情哥哥,勉勉強強委委屈屈地答應了。

爸爸是個公認的安分人,1983年,深圳急需一批科研人員。有人推薦他,他想換了地方,一切得重新整治,多浪費時間啊,便謝絕了人家的好意。1986年,爸爸媽媽到深圳迎接從台灣取道香港回大陸的外公,看到深圳建設速度,爸爸動心了,但是一想到自己已不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拉家帶口的,很多麻煩,又猶豫了。後來之所以到深圳,卻是因為評職稱問題對全家人打擊大大。一個40多人單位,僅有4個晉升名額。論學歷、論工齡、論成果或者兼而論之,爸爸均應評上。可是結果卻出於意外。媽媽憤憤不平,說,你的同學都已經是研究員了,你連個副研都評不上,知道的說你老實,不知道的以為你無所作為,這樣的單位你還準備在那裏吊死啊!媽媽當機立斷,決定去深圳,爸爸還是猶猶豫豫的。媽說,去了深圳,離你父母兒子也近些……爸爸聽了這話,才下定決心。可這回不像前兩次了,不能馬上解決戶口問題。戶口不能遷移進去,便牽連到一系列問題,諸如住房、煤氣、入學等等,也包括浩然的事兒,媽媽老是埋怨爸爸不早幾年來,搞得現在進退兩難。爸爸面對著許多一年半載還解決不了的問題,也很傷腦筋。如果說頭兩回不來是個錯,是個失誤,那麽後來來,是否又是個失誤呢?

“欣然,王局長剛出院,要懂禮貌。”爸爸叮囑道,但自己卻一個勁地搖頭。

“老爸。後悔了?”

“後悔什麽?”

“後悔把指標讓人啊!”

爸爸想了想:“有點後悔吧,不過……”爸爸又想了想。“如果時間倒回那一天,我還是會讓給老李的。”

“為什麽?”

“做人嘛……不能太自私。”

欣然困惑了。爸爸是品德高尚呢,還是像媽媽說的“窩囊,不敢競爭”呢?欣然不知道。她覺得自己好像是越大,是非越分不清了,小時候,看電影、看書,她都能說出誰是“好人”誰是“壞蛋”。現在,對許多事物,都感到說不清。至少是不能一時說清。就像分不清天和海一樣。也許海跟天本來就沒有界限。於是欣然又多了一句口頭禪:“說不清楚。”欣然想。也許這就叫長大。

這是一片高級住宅區。名字很美,叫“怡心花園”。住在這兒的人全是有些來頭的。這個住宅區欣然在電視《希望之窗——中國深圳》節目裏見過,今天身臨其境,覺得比電視裏還漂亮。王局長家就在這兒。

到了局長家門口,爸爸已滲出一頭汗,連忙擦了擦。進了屋。爸爸先和人家寒喧著,一直不好意思談主題。倒是人家問,有什麽事?爸爸才開始講,講得有點語無倫次。講完後,立即轉移話題,生怕被人家當面駁回。

“我愛人講,你這病一定要注意休息。”

局長沒反應,爸爸也找不到話題,只尷尬地坐著,極不自然,突然用目光向女兒求助,欣然卻裝得全然不知似的避開爸爸的目光,將頭扭向一邊。

爸爸越發不自然起來,喃喃地說道:“王局長,你好好養病,我們告辭了。”

說罷起身,王局長也跟著起身,指著爸爸不知什麽時候悄悄放在茶幾旁的一袋禮品說:“你把它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