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的話(第4/12頁)

  太子是可惡,可他首先是個可憐的不幸的孩子。甚至,我以為他是九條龍裏最可憐的。

  歷史上的10就是個憨人,才能平平,但是讓人放心。母家高貴,雖然不是很的父親歡心,康熙在時,好處總少不了他一份。頭腦簡單的人容易平順,平順的生活使頭腦更加簡單。成為九龍之一,10加入了一場不適合他的競賽。

  我覺得雍正後來對付8,9,14都可以理解,那麽對付10卻是過分了。除非因為10對8死心塌地。10的性格確實有可能認準一件事一個人不回頭。

  喜歡上楚言,完全是那個年紀的少年的正常心動。有些傲慢然而憨直的少年遇上精靈淘氣的女孩,被作弄,丟面子,卻又度過一段開心時刻,自然而然地就記住了這個人。粗線條的他不會去分析愛情婚姻的種種,只知道喜歡和她在一起,就是被她逗得團團轉也是心甘。粗神經的他也不會尋找最佳的時機表達心意,糊裏糊塗地接受了另一個女人。雖然在磨合中漸漸發生了感情,執拗的性格仍然使他把楚言擺在綠珠之前,最終傷害了bot 。對10最好的形容是不合時宜,不合時宜的背後是他可愛的性格,以及缺少真摯的關愛和體貼的指導。

  如果是在今天的社會,9多半不需要居於哪個兄弟身後,為父的也不會輕忽這麽一個商業天才。可惜,他出生在重仕輕商的社會,政治頂峰的皇家。無疑,9在商業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緣於他是皇子,有著優於常人的便利。可那麽多黃帶子紅帶子,只有他發大財了,賣官鬻爵不是充分條件。我情願相信,9的財路比今天的很多太子黨來的光明正大,合理合法。不管怎麽說,如今的人民共和國在古代莫非皇土。

  9對身份地位力量很有感覺,對於楚言的“囂張”很不以為然,談生意經之外,對她是作為“哥哥的女人”容忍下來的,卻娶了敢對他惡言惡語拳腳相加的寒水,還為此不得不忍受楚言的刁難。

  9和寒水相識的時候,角色倒置。那大概是9一輩子最狼狽最失意的時候,皇子的光環掉了,沒有金錢傍身,猶如一條喪家之犬。寒水出於憐憫“施舍”一碗面救他於饑餓之中。9關於自己家人的說辭,簡短平實,不含感情,不帶溫度,隱去了一個“皇”字,其他都屬事實。也許,“家”在情感上就是如此?寒水不因為他的“寒酸”而看不起他,對他的“美貌”無動於衷。隱瞞身份的那段時光,他用唐九的名字和真實的自己面對寒水,大概也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他從女人身上得到過種種,卻是第一次感受到純然的溫暖。世上有許多好女人,9卻未必有機會遇到第二個,精明和霸道促使他不擇手段地將這個女子和這份溫暖收藏。因為珍稀,故而珍惜,有關寒水的事情也有了異乎尋常的好耐性。

  設置寒水這個人物,不是為了答謝一個長期的粉絲,也不僅是為了情節的需要。寫九龍裏對楚言最不感冒的9的一段情,是想說明這些阿哥心底的情感上的渴望是溫暖。

  承認這一點,就不難接受楚言身上自然而然散發的“溫度”如熒光燈一般吸引四大男配飛蛾撲火這一現象。(調整以後,四大男配這一說法已經不成立了。遺憾!)

  14是最早投入進來的,是作為女主的“楚言”從原版“楚言”那裏繼承的“獵物”,最終發展成為亦親亦友的“姐弟情”。13最初是因為陪伴14而被拉了進來,扯出一段沒有結果的苦戀。這兩個人對楚言的感情的演變,相當程度上歸因於心理暗示。

  14給我的感覺一直很鮮明。臨危請命,慨然出征,統領大軍,反敗為勝,威震一方,西征歲月裏14光芒四射,達到人生的頂峰。為了履行職責遠離京城,未能見上父親最後一面,不明不白地被親哥哥搶先登上皇位。拒絕承認新皇的權威,又成為母親和兄長爭執的焦點,被雍正恨入骨,在幽禁中度過壯年時光。峰尖到谷底,幾乎是垂直墜落,這加速度什麽人受得了?在很多人眼裏,14是個悲劇人物,末路英雄,失敗者。我倒覺得14沒坐上皇帝是件好事,做皇帝自然比做將軍更威風,卻未必更痛快更容易。奪嫡失敗,退出政治舞台,14在我心中便是永遠的少年將軍,俊逸王子,率性驕傲又重情義的一個人。

  相比之下,歷史上的13給我的感覺很模糊,很難描述。九龍裏,13的粉絲極多,聲名最好。有人討厭4,有人討厭8,可沒有人討厭13。可這個深受愛戴的13是二月河筆下的13,不是真實存在過的13。模棱不清的身世,慘淡孤寂的童年,十年幽禁,全都是二月河妙筆生花,臆造出來的。事實上,13在皇子中身份繼在2,4,10之後,與3和9都是平起平坐,完全沒有受8欺負的可能,童年和少年時期很得康熙的寵愛,失寵之後也沒有在陰暗不見太陽的小院裏被關上10年,政治上不得志,正好在家專心生孩子。妻妾眾多,兒女成行,雖然從生育數量來看,與嫡福晉的性生活最頻繁,可既比不上8的“專一”,也比不上4的“目的性”,真看不出什麽。花了不少時間查找13的資料,可13的形象始終無法在我腦海中鮮明起來。有時忍不住想,二月河之所以從頭到腳付給13一個全新的來歷和慘烈的人生,是否就是因為真實的13比較平淡,“乏善可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