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

丞相府。

內史、大田令、太倉令、大內令、少內令、邦司空、廷尉、官市丞等一班大臣舉首,在丞相府爭辯著李斯提出的防災減災之法。

他們不少人對李斯提出的防災減災之法有意見。

因為李斯主張治災不賑災。

李斯坐在主席。

馮去疾坐在此席,其余大臣分列其坐。

李斯看著手中竹簡,目光在眾人臉上掃過,緩緩道:“我已看過你們呈上的文書,其中大田太倉大內少內四位大臣,對我提出的建議認同,也認為官倉錢糧物,按秦法約定不進行賑災,因而不會開倉放糧物。”

“而邦司空與官市認為此舉不妥,若是天下真按星象指示,在古豫州之地發生了災禍,朝廷的政令下發下去需要不短時間,且遠水不解近渴,因而建議大秦修改秦法,特許地方進行賑災。”

“這也是這次的分歧所在。”

“既有分歧,便進行商議,以拿出應對之策。”

“因那份奏疏是我呈上的,我便不主動開口,就先聽聽諸位意見。”

長史桓礫鐵青著臉,憤激慷慨道:“連月來,天下流言橫行,亂象叢生,我桓礫深以為憂。”

“自商鞅變法以來,大秦便始終踐行治災不減災,然今天下一統,秦並海內,除卻老秦地,關東任何一地,過去都未嘗聞不許賑災之國法,目下地方人心惶惶,大有擾亂乾坤綱常之象,一旦地方真的生出災禍,定會致使更大禍殃,因而我認為朝廷當謹慎從事。”

“我為長史勉強算是精研邦濟世之學,然對大災之數,亦不能做無米之炊。”

“目下國人板蕩,依我之見,唯以亙古辦法解之。”

“便是行賑災!”

“一來,這次天象顯示災禍之地與豫州,即古九州之腹地,非在老秦地,而那邊一直奉行王道,也一直謹遵著王道之法,若是朝廷行賑災,不僅能盡快解決災禍,更能貼近關東實際,也可安撫民心,以安民心。”

“民心定,則國安。”

“二來,所謂賑災,便是朝廷開倉放糧,受災之地,民眾見官府放糧,定心生感激,也能幫助朝廷招攬民心。”

“如此關東之惶惶不安便可平息。”

“天下安定。”

李斯目光微動。

卻是並未有任何表態。

見狀。

官市丞計然繼續道:“這次既然丞相決意要議,那便要議個清楚,民亂始因,倒是無需深究,朝廷所謂也是未雨綢繆,但朝廷也不能因此懈怠,若是久久難以定下,等到事實已耽延變化,陷於不賑災便不能治災之兩難,恐會殃及大秦國本。”

“至於長史所言,我認為有幾分道理。”

“大秦已非是當初。”

“現在大秦擁有海內,不當再固守過去觀念,當與時俱進,跟天下趨同,而這次可能出現災禍的地方在關東,關東本就跟朝廷有些背離,民眾也未完全歸附,一旦為六國余孽,或者一些好事者挑起是非,恐會引起關東動蕩,到時朝廷再想平息,恐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李丞相的擔憂,我計然也清楚。”

“秦法穩定百余年,秦人過去對治災不賑災並無怨言。”

“只是這是老秦人的看法。”

“放眼天下,其他地方卻不是這般認識,若是貿然將秦法推廣到關東,恐讓本就人心惶惶的關東黔首,更加惶恐不安,因而為了天下安寧,也為了安撫關東民眾,我認為朝廷當做出一些改變。”

“正所謂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若墨守成法而不開賑災之例,大秦恐危矣。”

聽到計然的話,太倉令洪柱譏笑道:“兩位之論大謬也!”

“大秦治災不賑災的做法由來已久,豈能輕易變動,而且這一番變動,諸位可知影響有多大?”

“法之不法,國之不國。”

“另外。”

“桓礫,你說你精研邦濟世之學,那我問你,你可知國倉糧貨多少?關東地方的糧貨能夠支撐賑災?二來爾等此舉公然賑災違背百年秦法,若無妥善處置,只怕是飲鴆止渴,後患只會更大。”

“為一時,而損千秋,實為不智。”

洪柱絲毫沒有給桓礫、計然兩人面子,將他們的話全數駁斥。

被洪柱這麽嗆聲,桓礫臉色也有些難看。

只是並沒有反駁。

他不掌相權,又哪能知曉國倉情況?

若是當真說出國倉情況,那恐才是要真出事了。

一時間。

桓礫直接沉默了。

這時。

旁聽了一陣的姚賈輕咳一聲,緩緩道:“諸位都是為國著想,無須這般大動幹戈,在我看來,幾位只是考慮的方向不同,太倉令掌國倉,自更在意國倉糧貨,而長史、官市丞相對面向實際,因而更在乎地方的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