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

兩日後。

始皇的一道詔令立即明頒天下,張掛於鹹陽城池四門。

熒惑守心從出現開始,天下大為惶惶不安,多的是恐懼彌漫,乃至皇帝詔書頒行,且明白曉諭其中道理,天下也為之震撼。

令書曰:

大秦始皇帝特詔:朕定六國,一天下,結束數百年戰亂,而使天下兵戈止息,掃滅邊荒,使華夏族群得以長存,行郡縣替代諸侯制,使華夏族群裂土不再,內爭大戰從此止息,修馳道、掘川防、拓疆域、一文字、一度量衡,如此等等,實為華夏一體昌盛大出於天下也!

然則。

數月前,天象異動,乃熒惑守心。

天下對天象拆解不斷。

有言,熒惑之執法使命與災難意涵,天下腹心必有動蕩劫難,亦有言,熒惑復歸本廟而顯像,並非立刻降臨災難,而是對天下發出的另一種深刻警迅,流言種種,加之各方附會,便有了目前彌漫天下的流言。

除此之外。

山東各地種種議論彌漫,還不時爆出各種驚人預言。

然而國家之憂患,根本只在於民生。

千年萬年,無得例外。

夫朕即位之初,連歲大旱,天奪民生,秦人何為?

秦人圖存,寧不與上天一爭乎!

今天下亂象怪誕層出不窮,朕不敢怠慢,決意與萬千庶民勠力同心,苦戰鏖兵,以大決國命之心,修人事以勝天。

……

大秦始皇帝三十六年冬。

這道詔令如同一道驚雷,在天下迅速傳播開來,在天下轟隆隆震蕩著。

只是這道詔令剛頒行下去,巫覡良相公便立即帶著幾名巫師,進宮面見始皇去了。

始皇早就料到了這些,並未阻攔,讓良相公等人入了殿。

良相公年事已高,步履蹣跚,此時卻情緒高亢,高聲道:“陛下,臣費解,陛下為何會頒發此等僥幸不當詔令,若是驚怒天神,大秦恐會面臨更大災禍,臣請陛下收回令書。”

與此同時。

其他巫師紛紛附和。

嬴政面色如常,面帶淺笑道:“良相公恐是理解有差,朕非是不敬天意,只是更注重人事。”

“此外。”

“朕乃皇帝,豈有收回之理?”

良相公固執道:“陛下謬矣,陛下之令書上對天,下對萬民,輕天意而重人事,本就背離了天心,眼下令書尚未傳至天下,陛下收回,臣尚可向上天祈求,寬緩陛下無心之失,若是陛下執意如此,恐真就驚怒了天神。”

“到時大秦恐就危矣。”

嬴政淡淡道:“老巫師此言差矣。”

“秦人興國,難道是天神之意?”

“非也。”

“秦人興國,唯秦人之力也。”

“夫當年天降大旱,朝中群臣一心求祀,最終結果如何?老巫師可還記得?”

“天怒人怨以至釀成大災。”

“天下死傷無數。”

“朕直到現在都還記得那些流言。”

“東南風止,鶉首天哭,太白失舍,縮三盈一。”

“隴西天崩地裂,山陵倒潰,死人無算。天崩者,隕石雨也。地裂者,大地震也,山陵倒潰者,高山洪水與泥石流也。”

“當時這些流言散布整個秦國,老秦人人心惶惶,全都無心莊稼。”

“然事實如何?”

“天降大旱,連歲不歇。”

“但也並非爾等預測的天崩地裂。”

“而即便如此,朕依舊相信爾等,然大旱兩年,諸位可為秦國求得半點甘霖?”

良相公等人一時啞然。

嬴政冷哼一聲,從席上站起,漠然道:“也是從那時起,朕明白了一件事,民生之憂患,根本在水旱,千年萬年,無得例外,大旱之前,不解憂國之本,情有可原,畢竟世事難料,然諸位當時兩年過去,仍不識憂患之根本,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

“朕焉能再信爾等?”

“朕敢信。”

“但大秦萬千子民卻不能等死。”

“莫要怪朕不尊天意,實在是朕身在此位,務必要為萬民考慮。”

“人事當為重!!!”

良相公辯解道:“當年大旱之事,的確是臣等失策,然並非天意不當,只是臣等會錯天意,‘鶉首’是雍州秦地,‘鶉首天哭’,自然是秦國老霖成災,臣等拆解並未出錯,只是對於後續的‘太白失舍,縮三盈一’並未理解完全。”

“臣等當時目光只限秦地,並未放眼天下,從而有了誤判。”

“山陵倒潰者乃趙地。”

“秦趙同宗同源,因而天意指的是趙地將爆發山崩地裂,這後面都已靈驗。”

“陛下有所怨念,都是臣等出錯,非天之過也。”

“然正是因為拆解出錯,誤了天意,才導致求雨不成,等到臣等理清一切,重新祈雨,天何嘗沒有降下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