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風雨欲來!!!

計然幾人臉色微沉。

他們如何聽不明白扶蘇的話?

扶蘇不支持任何變動,堅持治災不賑災。

場中氣氛稍顯凝滯。

這時。

馮去疾輕咳一聲,他從席上站起,緩緩道:“既然諸位都發表了觀點,那我也說說自己的看法,就我直言,目下最不能做的一件事,其實就是修法賑災。”

“原因也很簡單。”

“大秦目下是為了防災減災。”

“非是為了賑災。”

“而今天下,人心惶惶亂象在即,是為不爭之事實。”

“然據實而論,天下並無災禍發生,人心之浮動,主要源於天象異動。”

“民人眼下並無生計之憂。”

“而陛下剛頒布法令,決意修人事已勝天,若是此時貿然修法賑災,亦或者如爾等所言,在關東跟關中采取不同策略,豈非是在告訴世人,朝廷對天象心生震恐,恐無力應對,唯有修法賑災,變更修法才能遏制?”

“這豈非跟陛下詔令相悖?”

“也豈非在進一步加劇天下的恐慌?”

“這實在非是什麽安民之策,而是亂國之舉!”

“萬萬不可施行。”

說著。

馮去疾看向計然幾人,沉聲道:“我自是清楚諸位也是為朝廷著想,然在我看來,諸位的理財之能、經濟之通,恐未必真就適合大秦,賑災濟民乃人道,也是關東過去一直堅持的做法,而大秦自商君變法之後,恪行的是法制。”

“非是人道。”

“諸位用人道之策,來治理法制之國,恐是有些不妥。”

聞言。

計然等人臉色微沉。

馮去疾分明是在暗搓搓的擠兌他們別有用心。

這時。

李斯終於開口了。

他沉聲道:“法制跟人道是截然不同的方向,人道行救濟以安民,實為授人以魚,而法制則是授人以漁。”

“雖只是一字之差,實則有天壤之別。”

“自陛下決定‘修人事以勝天’之後,老夫便翻閱了不少書籍,從中也是吸取到了很多經驗,就實而言,若按大秦過往的救濟之法,繼續沿襲老路的確會出現一定問題。”

“秦最初的救濟之法同樣是行人道。”

“以賑災救濟為主。”

“而從商君變法之後,大秦就改變了救濟之路。”

“從行人道的賑災救濟,改為了更符合法制的‘以工代賑’。”

“何為以工代賑?”扶蘇好奇的問道。

李斯負手而立。

他笑著道:“《晏子春秋》記載,齊饑,晏子因路寢之役以賑民。”

“即以大量工程來安置災民。”

“這個辦法在天下其實並不常見,而隨著晏子身亡,這些政策也漸漸為齊王棄用,最終在商鞅變法之後,被秦國取而用之。”

“甚至於大秦還更進一步。”

“水災旱災之際,朝廷吸收災民,在境內大肆修建水利工程,以確保秦地農業能良好發展。”

“其中為天下矚目的便有都江堰、鄭國渠。”

“此外便是史祿廷尉作為監禦史時監督的靈渠。”

聽到李斯提到自己,史祿連忙頷首。

李斯繼續道:“嶺南水澇眾多,民生凋零,當時朝廷攻伐不力,最終在幾番商討之後,決定修建靈渠,一來解決嶺南嚴重的水澇問題,二來便是為大軍南下做好準備,當時,嶺南瘟疫大水多發,民眾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而在朝廷下令修建靈渠後,修建靈渠的民工民夫中,其實服徭役者少,附近吃不上飯的饑民和生活困難的貧民居多,靈渠在建造過程中的確很是辛苦,但在此之下,卻是能保證修建靈渠的民工民夫能吃上飯,不至於餓死成一具枯骨。”

“如靈渠這般,借大量工程,來解決災禍,才是大秦這百余年的常態。”

“正因為此。”

“昭襄先王才敢出於維護法紀的目的,不救濟災民,如果沒有這些措施,先君又豈敢真放任國民霍霍餓死?”

“那時秦國也注定餓殍遍地。”

“但事實並沒有出現餓殍無數的情況,反而在大秦君臣的齊心協力下,秦國境內水利設施不斷完善,水旱兩災在接下來很長時間,都沒有對大秦造成太大影響,這也才造就了關中現在的魚米之鄉,也為陛下一統天下囤積了不少糧草。”

“另外大秦法制一直在強調一點。”

“法不誅心,必見其行。”

“秦法廢井田開阡陌,廢除奴隸制,獎勵耕戰,給秦人以自由,以公平的權力,目的就是讓秦人會自力更生,會耕戰立功,若是繼續沿襲賑災濟民之人道,定會讓人養成惰性,不習之風盛行。”

“若非如此。”

“相較過去趙、齊的肥沃之土,秦何以能養活這麽多人口?又何以能以一國拒六國?並最終實現天下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