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第3/3頁)

因而陰陽家一直在暗中使勁。

這也是為何六國貴族和方士儒生炮制出的‘亡秦者胡也’、‘明年祖龍死’、‘始皇帝死而地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等種種預言,能很快就傳遍天下。

其中同樣有陰陽家在推波助瀾。

他們需要借這些神秘啟示式的預言而擾亂天下,繼而進一步擴大自己在朝堂的地位,同時讓朝廷對他們產生一定的依賴,甚至是到必須倚重的程度。

想到這。

良相公目光微不可察的看了幾眼張蒼,而後又移到了李斯蒙恬等少數幾人身上,滿朝文武大臣,最為棘手的就是這幾個法家、兵家人物。

法最為務實。

而秦法更是講究有理有據。

所以這幾個法家、兵家人物,才是這次朝堂爭議的焦點,至於其他大臣,他其實並不在意,其他人首鼠兩端,誰贏他們幫誰,唯有他們跟法家是必須要紛爭到底的。

隨即。

良相公似想到了什麽。

目光緩緩移到了殿下的皇子區。

他雙眼緊緊的盯著扶蘇,扶蘇作為大秦儲君,在朝中有著不小的影響力,若是扶蘇開口,或許會對朝臣的決斷有所影響。

不過……

大秦從一開始就沒有禁陰陽一脈,這其實已表明了一些態度。

所以良相公心中還是很安定的。

大勢在我!

良相公心念一定。

沒有再四處張望,老神叨叨的端坐。

這時。

眼見殿內局勢一邊倒。

扶蘇卻是有些坐不住了,他卻是不能任由局勢傾倒。

他起身道:“啟稟父皇,兒臣認為博士仆射所言差矣。”

“子不語怪力亂神。”

“《尚書》為儒家經典,有何會贊成怪力亂神一說?”

“再則。”

“我扶蘇過去也曾癡迷儒學,對儒家書籍也有過一些了解,我若是沒有記錯,孔子分明強調過‘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如果真的是上天降下災難,又豈是常人能阻止的?更何況憑借所謂的祈神祭祀就能贏得神靈寬恕。”

“此言何其謬也!”

“至於爾等言語中的天地意志,這更是荒謬中的荒謬。”

“何以天之自然也,以天物口目也。”

“何以知天物口目也?”

“以地知之!”

“然天地安得千千萬萬手,並為千千萬萬物乎?”

“在扶蘇看來,天覆於上,地偃於下,下氣蒸上,上氣將下,萬物自生其中間矣。”

“天道自然也,無為。”

“如能譴告是有為,非自然也。”

“如果正如博士仆射所言,什麽都是受命於天,為什麽過去上天不代代降生堯舜那樣的領袖,而偏偏生出‘失道廢德’的‘庸庸之君’?然後再譴告之?”

“這豈非不多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