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新題(第3/5頁)

人們不停地給祝纓勸酒,陳枚則好奇,祝纓接下來要怎麽打藝甘家?他歇了幾天,凈擔心了,臉上的肉還沒長回來,打算再等兩天,等到山下更涼快一些再動身。

也不知道能不能目睹藝甘家的覆滅呢?

對了,還有姚辰英,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陳枚帶著心事。

酒宴快結束的時候,祝纓對蘇鳴鸞等人說:“大家都有酒了,我有一件正事,明天大家醒酒之後再說。”

郎錕铻問道:“難道是?”他伸手指了指路果的傷腿。

祝纓點了點頭,頭人們都頗為激動,這就是分好處的時候到了!他們都說:“好!”

陳枚也有點小興奮,耐著性子看人回客房了,他自己卻不回客館,而是纏著祝纓:“叔父,這……不用瞞我吧?指點指點我?”

祝纓道:“你正事還沒辦完呢,就湊這個熱鬧?”

“呃?什麽事?”

祝纓道:“梧州刺史府可還沒建好,你不得出份力?再有,邸報按時送了嗎?”

“刺史府可不怪我,羈縻嘛,又只有抽簽輪流的副官,理事的司功司戶之類的官員一概一沒有,那得您請示朝廷,您也沒上表。邸報……倒是想給,也沒驛路通您這兒,沒有刺史府發抄下去呀……”

根子就在梧州之前就不是一個正經的州,是散裝的幾個縣,也沒人攬總,頂多就是各家每年湊一塊兒商量個事兒,比如一起交點布和米給皇帝。其他的就沒了。司馬之類的官職,也只是要一個官職,這個官甚至沒有俸祿。

新梧州,更多的是一個地域上的範圍,而不是一個被實際控制管轄的區域。

祝纓道:“我這不正開始呢嗎?路,我來修,名單,我來擬,奏本我來寫,你得把話給我捎回去。”

陳枚慷慨地說:“好!那,您別忘了給我爹的信。您是知道他老人家的,一件事兒,他總放在心上,您在這兒沒事兒,我回去不帶個答案回去,他能天天念叨,您就當可憐可憐我吧。”

祝纓被逗笑了:“知道了。你現在就走?”

“那可不是!”

“還是!既然來了,就來幫忙吧。”

“要做什麽?”

“督促秋糧。你帶著貢賦回去,說話也響亮些。以後梧州的貢賦,我們自己交。”

這個陳枚愛幹,說:“好!”

“別急,話還沒完。交多少,得有個定量。就把去年的總數固定下來,無論年景好壞,我就出這些。”

“啊?”

“啊什麽?前幾天的雨你也看到了,以後有這樣的事兒,我報個災,朝廷給我賑濟?”

“這……”

祝纓道:“賑濟如果沒有我的,那我不能再出更多了,以後無論梧州有多大,就都是這個數,其他的,我自己想辦法。怎麽樣?”

“這我也做不了主啊!”陳枚討價還價的,“不過我能給您帶話回去。”

“成。哦,還有貿易,別當我不知道吉遠府打的什麽算盤!課稅,低買高賣。呵呵。”

陳枚道:“您別欺負吉遠府太狠了,畢竟那裏也有您的故人呐。”

“你只要把此間的事情說給政事堂聽就好。”

“好。”

兩人又談了一些條件,陳枚好奇地問:“您到底要怎麽做?”

祝纓嘆氣道:“以前對藝甘家缺了點兒德,現在有點兒小報應,談不攏,只好打,手上的兵馬有些散亂,得先盤一盤。你看就是了。”

……——

次日,祝纓與諸縣令齊聚一堂,陳枚也硬湊了過來。連同花姐、祝青君、趙蘇等人都在,祝纓把侯五也給請了過來。

路果第一個沉不住氣,道:“大人,這要開始了嗎?”

祝纓道:“要打仗,先要有安排,誰打哪裏,出去打仗的人怎麽吃、怎麽走,贏了之後怎麽分。對不對?”

路果道:“是。”

祝纓道:“既然是各家一起行動,我又是刺史,我現在主持,你們贊成還是反對?”

蘇喆高興地說:“當然是贊成!”

其他人也附和。

祝纓道:“好,我先設刺史府。”

她早有準備的,司馬之類的副職是輪職,這個還不變,她自己親自管著“官員考查”即司功,趙蘇做司戶,項安做司倉,小江做了司法,獄丞是周娓。祝青君就還是本州的校尉,管兵馬,侯五被授以司兵之職。

侯五莫名其妙地被安了一個官兒,萬萬想不到自己還有這麽一天。連連擺手:“我不成的。”

“你看家。”

那這倒可以,他同意了。

祝纓又把州學交給了花姐,花姐道:“全州的……我……”

祝纓道:“你看看還有誰能行?就你了。其他職缺,就看這次大戰的表現了。”同時,她又把祝縣的空缺給填了一填。項漁被任命做了縣丞,江騰負責了縣裏的司法,巫仁做了祝縣的司戶,祝文被祝纓任命做了縣尉,祝銀則成為了縣中的司倉。別業所剩的幾個管事,也分別擔任了主簿之類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