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新題(第4/5頁)

祝纓指著藝甘家的方向對路丹青、蘇晟、林風等人說:“你們的實缺在那裏。”

無論是梧州還是祝縣,也都還有一部分的職缺,吏職,祝纓就下令:“祝縣吏職,本縣人可以考取,無論男女。梧州吏職,各縣都可到我這裏來考取,也不論男女。”

接著分派任務。

這次出兵得以祝青君為主,其他各家給她打輔助,所有的兵馬裏,只有祝青君率領的是經過比較正規的訓練的,其他各縣的比較“烏合之眾”。路果、喜金家可以各少出一百兵,但是要各出一百名說話利索的,向藝甘家宣傳一下祝纓的政策——釋放奴隸。

各家也需要出一部分的糧草,雖然是各自攜帶,最好是統一調配,這方面歸趙蘇管。

兵馬,讓祝青君來安排。

有需要協調的地方,來找祝纓。

陳枚看到這個粗糙的計劃,也有點發懵,不曉得是怎麽回事——這簡直不像是祝纓能幹出來的事。

祝纓卻很清楚,梧州這個羈縻的樣子,這個計劃就夠了。

尤其對手是藝甘洞主,而己方是祝青君。祝青君的本領祝纓知道,故而不給祝青君設限,讓她放手去打。

祝青君也簡單地向祝纓說了她的構思——先偷襲,擒賊先擒王,出奇不易殺進大寨最好。

祝纓又點了林風、蘇晟二人的名字:“你兩個,要監督軍紀,不可燒殺搶掠。”

“是!”

祝纓又對各縣令說:“阿蘇、塔朗、山雀與藝甘不接壤,我、路果、喜金家與之接壤,還照先前的例,有人分土地,有人分財產。如果有意見,現在說。”

蘇鳴鸞道:“我不止一個哥哥,倒想再請求要一個寨子。”

其他人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祝纓道:“可以,到時候計功來分。但是,即使是分給你的寨子,也要釋放奴隸,不能搶完了就走。你走了,這地方別人再拿,就是別人的了。”

這倒是公平,大家都不反對。

唯趙蘇看了祝纓一眼,心道:不應該呀,縱使我不提醒,她也應該知道“分封”的壞處。

但看祝纓一臉的平靜,他心頭一動:別是這些人也要掉坑裏吧?

趙蘇決定靜觀其變。

……

待到秋糧入庫,休息三日,祝青君等人便率部出發了。

祝青君很懂祝纓,得拿下大寨、拿下糧倉,如此一來糧倉就可以用來安撫人心,占了大寨,就能分得藝甘家的大部分地方。

祝青君心裏更是嘀咕:分明可以再設一個縣的,藝甘縣聽起來名字也不錯,又能安置好些官員……等等……

她好像懂了。

開開心心又小心翼翼地帶隊出發。

她識途,兵馬又比別人的更強些,在寨子外面留下兩支攔截逃跑的小隊之後,親自帶隊突入藝甘家的大寨,搶占制高點。她沒有用路果、喜金家的人,自從祝縣帶了幾個會說花帕族話的人喊話,釋放奴隸,只擒殺藝甘家一家。

奴隸們大部分在觀望,藝甘洞主家與一些普通的族人卻仍然在戰鬥——之前十年,相互之間摩擦不斷,頗有一些仇恨。

如果來的不是祝青君而是路果,這些人反抗得會更激烈,奴隸裏恐怕也會有不少人拿起棍棒來搞抗。

從白天打到了傍晚,這場仗才算結束。

其他各路情況卻是千差萬別,路果、喜金兩路打得最是膠著,本來就差不太多,近來還互相拿人祭天。現在一方是因為貪婪,一方是為了生存,心境又不同,因此他們兩家是打得最慢的。路丹青本領不弱,但與父親意見總是分歧,路果不太在意殺人搶劫,路丹青卻希望嚴肅軍紀。

父女倆又“交流”了一番。

喜金那裏也是差不多,父子倆也別扭了一回。

最後兩位舅舅還是因為各自外甥、外甥女的援助才拿下數座山寨。

山雀嶽父父子倒是意見一致,也與藝甘家沒有深仇大恨,一路喊著要釋放奴隸,一路展示其勇武,過程頗為順利——只是私下把各寨主的私產搶了不少。

陳枚與祝纓在縣裏等著,半月之後,這些人才陸續回來。

到了分果子的時候了,祝纓笑問:“都贏了吧?”

“是!”

“劃算嗎?”

“劃算!”

“那好,各拿各的,喝酒吧!”

山雀嶽父道:“那、那,官職呢?”他是對朝廷最有戒心的一個人,此時提起這個卻是為了自己的兒子林風。家業有大兒子繼承,林風沒有。現在有了一個寨子,沒有一個正式的可以傳下來的職位,他又覺得缺了點什麽。

祝纓道:“他身上本有官職的。”

就是不能世襲傳下來,就算能蔭,也得減好幾等,到孫子就沒了。

祝青君默默地低下了頭,心道:來了。

藝甘的地方分了,就沒有一個“藝甘縣”了,自然也談不上有什麽官員治理。除非各家分完了的,願意再攢成一個藝甘縣,商量怎麽設縣、分贓。這其中,祝纓又要占個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