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畝產千斤的秘密(五(第3/4頁)

他知道,若是自己的折子呈上去,很可能會引起軒然大波!

【明朝著名的科學家宋應星考了六次科舉都沒有考上,成為大家口中的笑柄,時不時就恥笑他一番。十幾年沒考上,宋應星後來也不想再做官了,決定回家,為自己曾經見到過的農民、匠人和小工商業者寫一本書。】

【他在序言裏面寫此書於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

【這本書就是《天工開物》!】

“放榜了!放榜了!”

隨著一聲鑼響,京城張貼皇榜的地方被前來趕考的書生和他們的書童們圍了個水泄不通。

大家都想第一時間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考上。

宋應星也在其中。

他早已考取舉人的功名,但卻在最後的進士考中遭遇到了巨大的挫折————連接考了五次都沒有考上,這已經是他考的第六次了!宋應星在心中早就和自己說過,這是最後一次,要是這次還考不上,那他這輩子絕對不會再考。

好不容易擠進了人群,在皇榜上來來回回的看過多遍,卻依然沒有找到自己的名字。

宋應星的心沉沉的墜了下來。

還是沒考上!

他失魂落魄的回到了客棧房間,靜坐在窗前發呆,從下午一直到晚上。

雖然心中早已經有所預感,也決定不再考,但前面幾十年的人生都是為了科舉,一下子要放棄,怎麽可能全無悲傷呢?

就這樣一個人待到了天黑,直到肚子餓到難受,宋應星這才出了房間門。

正巧,和自己一同進京來趕考的關舉人考上了進士,正在酒樓裏大宴賓客。

“宋應星,上來一起喝酒!”他在酒樓二樓的欄杆對著下面的宋應星喊道。

宋應星皺眉,他和這位關舉人曾經有過一些學術上的爭辯,其人狹隘又氣量小,宋應星覺得和他道不同不相為謀,因此只是拱手道賀了一番,並未上前湊熱鬧。

二樓的窗戶被放下,裏面的人故意放大了聲音。

“關兄,你和他有什麽好說的,考了六次都沒考上,簡直廢物一個!”

“哎,也別這麽說,說不定宋兄還能考個第七次第八次甚至第九次呢。”關舉人揶揄調侃道,鄙薄之意溢於言表,我聽聞宋應星平日只愛和那些種地的農人和匠人來往,鉆研一些奇技淫巧的小道?”

“的確是,簡直是丟我們讀書人的臉!也難怪一直都考不上!”

宋應星在下面聽得一清二楚。

他冷哼了一聲,卻不欲與這些人爭辯,正打算離開的時候,仙畫開始了。

而且,他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宋應星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但考了六次……《天工開物》也的確已經有了一個開頭……這說的真的是自己啊!

酒樓二樓,觥籌交錯之聲消失了,鴉雀無聲。

許久,有人從嗓子裏擠出來問:“仙畫中所說的宋應星……”

不會是他們剛剛才擠兌嘲笑過的那個宋應星吧?

【它被譽為華夏十七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涵蓋了農業、工業和醫學多個領域。《天工開物》裏面第一次提到了“物種變異發展”的概念,也就是現代農業中耳熟能詳的“雜交”。它在歐洲傳播極廣,甚至被歐洲學者譽為直接推動了歐洲的農業革命。】

現代硬殼精裝版的《天工開物》出現在天幕上。

一版比一版精美,都是所謂

的典藏版。

古人們哪見過裝幀得這麽漂亮的書,即使不知道它講了什麽也不知道它的重要性,也能從這裝幀看出後世肯定對其十分的重視!

未央宮中,漢武帝劉徹卻極為不爽,氣得牙癢癢。

為什麽每次華夏搗騰出什麽好東西,受益的卻都是那歐洲?

最後這群賊子還拿著學來的東西來侵略華夏?!

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其他朝代他不管,但他的大漢,以後別想有什麽好東西流出去!

【2021年的時候,國際天文聯合會將我國嫦娥五號在月球降落地的一個地貌,命名為宋應星。同樣在月球上留名的還有我們上一篇提到過的徐光啟,他是《農政全書》的編寫者。】

一輪滿月出現在天幕上。

視線上升再上升,一直上升到太空之中。

滿月變成月球,守護在一顆熟悉的藍色星球周圍。

是亙古的寂靜與美麗。

而被命名為宋應星和徐光啟的地貌就靜靜的駐留在月球之上。

明朝消失了。

但這兩人的名字卻以這樣的方式成為了永恒。

和日月一起。

【另外,在淄博市和以蔬菜基地聞名的壽光縣也有著賈思勰的紀念堂。】

【這些被當時所鄙視的認為不務正業的農學家們,最後卻往往因為對農學的貢獻而青史留名,獲得人民的銘記,甚至在太空中也熠熠生輝。而那些食古不化的守舊者,只能和舊的時代一起窩爛,成為歷史的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