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棗樹已成林(第4/5頁)

朱襄搖著頭嫌棄道:“藺禮這就做得不對了。我牽你曾大父的羊的時候,從來不留下痕跡。你曾大父都不知道是誰做的。這才是順手牽羊啊。”

秦王政“撲哧”笑了出來:“曾大父肯定知道是舅父做的。除了舅父,誰還敢不問自取曾大父的羊?”

李牧扶額:“朱襄,別教壞政兒。”

秦王政笑得更厲害了:“我已經是秦王,不會被舅父教壞。”

李牧道:“你已經是秦王,朱襄更不應該和你說這些。如果你去藺禮或者其他人家裏順手牽羊該如何是好?”

秦王政笑得肩膀不斷顫抖:“那有什麽關系?藺伯父難道還會不給我?”

朱襄使勁點頭:“就是就是,藺禮怎麽會這麽小氣?他拿了政兒那麽多酒,多少羊都不夠還。”

李牧嘆氣。這是小氣的問題嗎?秦王去大臣家裏順手牽羊,你這是想給政兒留下多壞的名聲?若是被鹹陽學宮那群噴子知道,一定會吵得鹹陽城內永無寧日。

李牧暗暗將這件事記下,準備偷偷給荀子寫信告狀。

現在只有荀子能管得住朱襄。

至於廉公,如果他把這件事告訴廉公,廉公一定會眼睛一鼓,說“多大點事,牽就牽唄”,然後去送一百只羊給政兒和朱襄。

廉公對政兒一向很寵溺,經常在他們教導政兒時候充當障礙。

終於把大外甥哄好,朱襄松了一口氣。

他還真擔心政兒一個暴脾氣,去把趙王一家人的祖陵燒了。

現在趙國剛打下來,秦國又是走的義兵路線,有些面子情還是要做,不能像白公當年那樣,一個不順眼就把楚王祖陵燒了。

而且平原君和平陽君對他有恩,趙王偃和趙王遷如何無所謂,但趙王的祖陵也是他們的祖陵,他還是要顧忌這兩人的香火情。

趙氏一族的陵墓還是別現在燒了,會對治理剛到手的趙地產生挺大麻煩。

如果政兒實在是氣不過,可以等個幾年十幾年後,讓趙王祖陵不小心失火。

那時趙國已經滅亡了很多年,守墓人肯定對趙王祖陵不盡心,不小心失火或者被盜很正常。經過幾年十幾年,趙人基本都能變成秦人,不會再在意趙王的祖陵。

秦王政心情好轉,舅父的勸說他聽了進去。

他確實想燒了趙王一家的祖陵。

既然舅父都這麽說了,平陽君和平原君的後人又做了一點好事,他就決定延後處理趙王祖陵。

十年之後,他再派人讓趙王祖陵因盜失火,以解心頭之恨。

秦王政來到趙國,不僅是尋找以前痕跡,也是要實行承諾。

他給趙人免去了一年的賦稅和徭役,承諾以後對待趙人會和秦人一樣,給他們修建學府學院,讓他們能夠在秦國入仕。

他還接見了曾經和廉公、藺公有舊的人,讓他們選擇優秀的子嗣去鹹陽學宮學習。

如果有人是宿將,被廉公考核之後,可以在廉公麾下效力。

秦王政對趙國士人如此好,原本不滿秦國攻占趙國的趙人,暫時收起了想要反叛的心。

反正趙王和秦王八百年前是一家人,就當秦王繼承了趙王之位好了。他們效忠的還是這一家人,不算背叛趙王。

朱襄聽了他們自欺欺人的話,心情有些復雜。

結果趙國滅亡之後,願意為趙王殉葬的,居然只有大奸臣郭開。

郭開因為此事,名聲好了不少。連趙國的遊俠兒都不去搜尋他的家人了。

本來趙國許多人都在找郭開這個奸臣藏起來的家人,想把他一家斬盡殺絕,以報他讒言蠱惑趙王導致趙國滅亡之仇。

但郭開成為唯一為趙王殉死的人,是趙王身邊唯一有骨氣的卿大夫,讓趙國士人心裏復雜無比。

雖然郭開確實是個奸臣,但他對趙王也是真的忠心啊。只是趙王昏庸,他便也跟著當奸臣討好趙王而已。其實錯還是在趙王。

所以看在郭開是個大忠臣的份上,趙國憎恨郭開的士人有些釋然了。

藺贄沒有親手砍死趙偃,心裏果然如李牧和朱襄所想的那樣十分窩火。

如果李牧在他跟前,即使他理智上知道自己沒道理,也會狠狠踹李牧幾腳,並讓李牧湊出至少一百壇好酒給他賠罪。哪怕蔡澤和朱襄一左一右唾罵他“醉死你算了”也不會妥協。

不能手刃仇敵,藺贄就只能惡心趙國了。

他派人到處宣揚郭開對趙王有多忠誠,拿奸臣郭開去踩趙國滿朝卿大夫。

郭開是名揚天下的奸邪小人,居然都比趙國那些道貌岸然的卿大夫有骨氣,怪不得趙王只聽信郭開的讒言。雖然趙王蠢,但是趙王識得誰對他忠心。

趙國唯一有骨氣的是大奸臣郭開,那還不如郭開有骨氣的其他趙國卿大夫是什麽東西?趙國士人人人罵郭開,卻連郭開都不如,我看趙國自從平陽君死後就從上到下爛透了,活該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