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酸湯粉裏加脆哨,是永遠滴神!燕寶,祝你訂婚快樂!(第2/4頁)

但這些脆哨,依然香酥,依然美味。

就仿佛貴州人堅毅的品質一般,無論世事變遷,歲月沉浮,都不曾改變骨子裏那份對生活的熱愛。

“真的超好吃,怪不得當地人那麽愛嗦粉呢,我吃一頓就喜歡上這種感覺了。”

沈佳悅吃得美滋滋的,小小一鍋酸湯脆哨粉,滿足了她對一切美食的幻想。

而且這鍋粉裏有葷有素,有青菜有煎蛋,還有酸爽的紅色湯水和同樣美味的蘸料,再加上爽滑的米粉,簡直讓人無可挑剔。

“旭寶,以後咱還這麽吃好不好?”

“行啊,做起來挺簡單,比之前的早飯還容易一些。”

林旭覺得明天可以炸點油條,或者煎得點糍粑,要不就切點豆腐,總之不能一成不變,要增加點兒花樣。

另外還可以用牛肉或者羊肉,再配點牛雜羊雜之類的,盡可能的豐富口感和味道。

一鍋粉還沒吃完,兩人的頭上就已經冒汗。

不得已之下,小兩口又上樓換了薄一點的睡衣,然後坐在餐桌前,繼續享受嗦粉的快樂。

鍋裏的粉和菜吃完,湯也不怎麽燙嘴了。

用湯勺舀一些吹吹送進嘴裏,頓時鮮美的酸湯和各種配料的味道就湧入了口腔。

哪怕不愛喝湯的人呢,碰到這種湯也會欲罷不能得再來一勺、兩勺……直至把鍋裏的湯喝得一口不剩。

“旭寶,好多地方的美食都是先喝口湯再吃飯,為什麽雲貴地區是先吃飯再喝湯啊?”

這個問題讓林旭沉寂多年的地理知識從腦海深處翻了出來。

他笑著說道吧:

“雲貴高原氣候濕冷,只能用滾燙的酸湯讓食物保持溫度,這樣才能確保每一口粉或者面都是熱的,另外,這也跟他們用火塘有關。”

西南地區的農村家庭,幾乎每家都有火塘。

不僅用來做飯炒菜,而且還是重要的取暖設備。

剛開始吃飯時,火塘燒得通紅,砂鍋裏的米粉一直在咕嘟著,這會兒根本沒法喝湯,只能先吃粉。

等粉吃得差不多了,火塘裏的火也已經熄了。

這會兒再端著小碗,從鍋裏舀一些酸湯,一邊小口啜著,一邊和家人隨便聊著家常,囑咐老人注意身體,囑咐孩子用心學習。

林旭這麽一描述,沈佳悅一臉向往的說道:

“聽起來很有感覺,等咱回老家的時候,也弄這麽一個火塘圍著邊烤火邊聊天吧?”

“北方的房子在構造上就沒法用火塘,你想體驗圍爐話家常的感覺,回頭弄一個小炭爐就行。”

用火塘的老房子,墻根兒和屋頂是通風的。

外面的風順著墻根兒的縫隙鉆進來,順著火塘的位置向上,透過屋頂的一些縫隙再飄出去,所以不用擔心被煙熏到,也不用擔心一氧化碳中毒。

另外這種構造,也給做熏肉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做好的臘肉掛在火塘上熏一段時間,吸收足夠的煙火氣,做出來的熏臘肉自然是非常美味的。

所謂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就是這個道理。

“炭爐也行,小時候在奶奶家,用的是蜂窩煤,冬天烤火的時候,還能放一些花生或者饅頭在上面,炕得又香又酥,老爸每次都跟我搶著吃,壞得狠!”

林旭一邊收拾廚房一邊說道:

“這是好事兒,好多人一直盼著跟父母有這種歡歡喜喜的關系呢,但最終卻搞得冷冰冰的,父子關系搞得跟上下級一樣。”

收拾完廚房,沈佳悅特意給墩墩換上了一件喜慶點兒的小毛衣,抱著它開車去店裏。

今天是陳燕訂婚的大日子,全家人都會來,所以墩墩要打扮得帥氣一點,畢竟它可是長輩們的心頭好。

路上,沈佳悅坐在副駕上說道:

“我看有篇文章說,貓是很陰險的動物,好像從四千年前,它們就開始有意識的通過模仿嬰兒靠近人類,獲得人類的照顧和寵溺……”

正趴在後座上看窗外風景的墩墩:“!!!!!!!!!”

這算陰險嗎?

這是用最低成本獲取不勞而獲衣食無憂的生活品質,這叫智慧。

人類,你們輸給貓貓們太多!

“旭寶,你說為什麽人們對狗很嚴厲,對貓很寬容呢?”

這會兒前面正好是紅綠燈,林旭緩緩把車停下,笑著說道:

“也不算嚴厲吧,狗是社會性動物,心理上會有等級感,你偶爾嚴厲一下,會讓狗的脾氣收斂很多,否則就會變成拆家能手,因為它把自己當成一家之主了。”

“那貓呢?”

“貓不管什麽時候,都覺得自個兒是主人,它沒什麽尊卑意識的,你對它不好就走人,此處不留爺,那就換個鏟屎的。”

沈佳悅扭臉看著墩墩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