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年輕人才是未來!老丈人送來金鯧魚,當然要幹煎啊!(第3/4頁)

這麽新鮮的魚,而且品質這麽高,做法上就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他想了想說道:

“要不做幹煎吧,適合下酒,這麽新鮮的魚,只有幹煎才能最大限度的把魚肉的香味給激發出來。”

沈國富自然沒意見。

他笑著說道:

“你看著弄吧,怎麽做都行,反正今天就是小小的放肆一下解解饞。”

要說解饞,那再用豬肥膘做一道幹燒金鯧魚吧。

一道幹煎,一道幹燒,雖然名字一樣,但做出來的味道和口感,卻完全不同。

幹燒是紅燒的做法,只不過湯汁少一些,燒好後正好把湯汁熬得只剩油脂,吃起來口感豐腴,肉質軟爛。

而幹煎,則是提前把魚腌制入味,然後放在鍋裏煎到兩面金黃酥香。

相對於油炸,幹煎少了幾分油膩感,香味更濃郁。

這會兒也四點了,林旭拿了一些小吃和鹵味讓沈國富先吃著,他則是提著魚去了廚房,不管做幹燒還是幹煎,都需要提前把魚腌上。

金鯧魚剪掉容易煎糊的魚鰭,將魚尾修剪成“V”字形,接著開膛破肚,將魚完全收拾幹凈。

忙完這些,用菜刀在魚身上打上十字花刀,打好開始腌制。

拿一大塊生姜,用刀背拍散,放在盆裏,再拿一把洗凈的小蔥,揉成一團後同樣放到盆裏。

接著往裏面加入三小勺食鹽,趁著食鹽用手將蔥姜揉搓出汁。

把搓出來的蔥姜汁淋在魚身上,再淋上一大勺黃酒,一湯勺生抽,一小勺白胡椒粉,攪拌均勻,讓魚身上裹滿料汁。

最後將揉搓過的蔥姜蓋在魚身上,封上保鮮膜,放到冰箱裏冷藏。

通過冷藏的方式,能讓魚肉腌制得更到位,這樣吃起來才更美味。

幹煎的金昌魚至少得腌半小時以上,但幹燒的,稍微腌制一會兒就能制作。

林旭忙活的時候,還不忘安排後廚給家人準備點好飯好菜。

“魏乾,給我留一份姜母鴨啊,我嶽母喜歡吃這個,你做得火候到位一些。”

“沒問題。”

“星海,給我來一份啫啫肥腸,我嶽父好久沒吃肉了,給他來點過癮的肥腸提提勁兒。”

“行,這個簡單。”

“一舟,準備一份文思豆腐,譚叔叔是個講究人,好不容易來一次,給他做一道講究點兒的菜。”

“好的老板,我現在就準備。”

“車仔,羊肉泡好了沒?泡好我就開始做紅燜羊肉了,今天晚飯咱吃羊。”

一聽吃紅燜羊肉,後廚所有人都很激動。

現在晚上挺冷的,氣溫甚至降到了個位數,確實需要吃點羊肉補補了。

店裏這麽多人,一頓要吃二三十斤羊肉。

擱別的店完全不敢想的,但林記卻是家常便飯。

郭星海剛來時候特別不適應,員工餐居然不限制成本,讓員工吃得比店裏的顧客都好,這多浪費啊。

但後來才發現,浪費的這點成本,相對於提升的效率根本不值一提。

員工們吃好了才會賣力的幹活,才會覺得生活有希望有奔頭。

要是跟員工耍心眼,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相信這頓飯過後,來吃飯的顧客問服務員晚餐吃的什麽,她們肯定會一臉驕傲的說出紅燜羊肉四個字。

這驕傲和自豪,在別的餐飲從業者臉上根本看不到。

林記能在短短幾個月成為京城餐飲行業的新貴,而且還成了無數從業者心中的“打工聖地”,跟這種驕傲和自豪有很大關系。

幾十年來,各行各業都講究“以廠為家”、“以店為家”、“以公司為家”,但真正把員工當家人看待的企業,根本沒幾個。

郭星海最近的感受很深,他覺得自家的酒樓在管理方面,也應該向林記學習。

等沈寶寶下班,韓淑珍、陳燕、曾曉琪、竇雯靜等人也分別下班來吃晚飯,都知道今晚要吃紅燜,所以誰都不想錯過。

林旭把紅燜羊肉燉上,又把幹燒魚做上。

然後將腌制的金昌魚從冰箱裏拿出來,用廚房紙擦掉表面的水份,開始做幹煎。

鍋燒熱,加油滑鍋。

反復滑兩次,鍋底加入一點點底油,燒熱將金鯧魚放進去,開始煎制。

腌好的金鯧魚在煎制前需要把表面的水分擦幹,否則會發生崩鍋的情況,鍋裏的熱油四處飛濺,很容易造成意外事故。

魚下入鍋裏不能翻動,用中火慢慢煎,煎的時候要輕輕晃動炒鍋。

這不僅能夠讓鍋底的油脂更好的煎到魚身,同時也能讓魚皮和鍋底脫離,防止出現破皮粘鍋等情況。

魚身煎得差不多的時候,得傾斜炒鍋,把魚頭和魚尾也煎一下。

在煎魚的制作過程中,這一步經常會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