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好聽嗎?好聽就是好吃!正宗脆皮乳豬的做法!(第3/4頁)

可惜這會兒顧不上這些。

林旭抓著菜刀,順著乳豬的頸椎向下砍去,一直砍到尾椎的部位。

跟做烤全羊一樣,乳豬的脊椎也得從頭到尾砍斷,這不僅是為了切斷神經防止炙烤的時候抽搐,最重要的是,這樣能夠讓豬肉快速烤熟,同時也能讓乳豬擺出更漂亮的造型。

嗯,跟烤全羊完全趴在烤架上不同,乳豬是需要讓豬皮完全繃緊鼓起的,最好是個外皮飽滿的圓柱。

要是脊椎不砍斷,這種造型是很難做出來的。

脊椎砍斷後,郭衛東提著看了看,沖林旭豎起了大拇指:

“林師傅這刀工真是沒得說,砍得恰到好處,一點都沒傷到豬皮。”

烹飪是門一通百通的技藝。

有烤全羊的技法打底,再加上掌握有整豬切割的基礎烹飪技法,林旭這一步做得又快又好。

“接下來將豬腿分割開,去掉豬腿的肩胛骨。”

肩胛骨的部位會阻礙乳豬成型,所以要剔下來,剔掉之後還要將靠近頸部的肋骨去掉幾根,這都是為了方便烤制。

接著林旭在郭衛東的指點下,將腿骨上的肉挑開,再將肋骨一根根的打上花刀,方便烤制和腌制。

接著在肉厚的部位依次打上花刀。

這不僅能讓乳豬腌制得更加透徹,同時也能讓豬肉在烤制的時候流出多余的油脂和水分,讓乳豬吃起來更美味。

全部做好後,在豬的腹腔內均勻撒上一層乳豬鹽。

撒好之後用手細細揉搓一遍,讓乳豬鹽充分的滲入到豬肉中。

接著放入乳豬醬,同樣塗抹均勻,讓醬料將粉料完全封在豬肉中,這樣腌制出來的豬肉更加入味。

裏外都塗抹一遍,放在托盤上開始腌制。

“郭總廚,這需要腌多久啊?”

“半小時就足夠了,等腌透了我教你上叉和燙皮,這也是做烤乳豬必不可少的步驟。”

說完,郭衛東去後廚別的區域巡視了。

跟客人稀少的二號樓不一樣,十號樓每天都有不少客人訂餐,所以郭衛東不能像謝保民這樣當甩手掌櫃,他得四處去巡視,防止菜品出現翻車。

看來郭總廚是真想教會我啊……林旭看著郭衛東的背影在心裏感慨一句,隨即看向了旁邊抱著手機玩的謝保民。

當時提出交換的不就是師兄嗎?

這會兒咋完全無動於衷啊?

是覺得自己啥都會了沒心情學,還是正處於和嫂子的二次熱戀中,導致沒工夫學啊?

林旭也不敢問,只能用學霸瞅學渣的眼神看了師兄幾眼,隨即到冷庫中提了一只乳豬,重新練習改刀。

有現成的食材,有隨時可以請教的高手。

這麽好的學習機會,哪怕沒有烹飪學習卡呢,也得把握住。

半小時時間一晃而過。

郭衛東回來後,見到林旭又腌了一只,忍不住點頭說道:

“天賦高,再加上肯努力,這哪有不成功的道理啊。”

他拿來一個長叉和一個鉤叉。

長叉是手工轉動著烤乳豬用的,而鉤叉則是往吊爐中掛的。

先練習長叉。

郭衛東提著叉子從豬尾巴的地方開始叉。

先穿過豬後腿,再穿過肋骨,最後穿到前腿豬肘的部位。

穿好後用一根長條形的方木順著乳豬的脊柱豎直放進去,接著再拿來兩根木條,分別插進前腿後方和後腿前方的位置,讓木條卡住鋼叉的同時,正好頂住方木。

這樣骨頭頂著鋼叉,鋼叉頂著木條,木條又頂著方木,乳豬的脊柱一下子被頂得撐起了全身,原本趴在托盤上的乳豬就這樣被撐得飽滿鼓脹起來。

“長叉就是這樣撐的,短叉的話方向相反,因為掛起來,豬頭得朝上,不然烤出來的豬油會破壞乳豬的賣相。”

十號樓沒有適合長叉烤的明火爐,所以郭衛東又拆掉換成了鉤叉。

林旭提著另一頭腌好的乳豬,先試了試長叉,又試了試短的鉤叉,算是把其中的門路給弄懂了。

接下來就該燙皮了。

這一步是為了讓豬皮舒張鼓起,並沖掉表面的腌料,防止烤的時候糊化影響賣相。

燒一鍋水,冷卻到七八十度,用勺子舀著水往豬皮上淋,一直淋到豬皮變硬為止。

淋好後擦幹表面水分,掛到通風的地方晾一會兒,表面的水分徹底吹幹後,開始塗抹脆皮水。

“抹脆皮水的時候,豬皮一定要保持幹燥,不然烤出來的色澤不均勻,影響整體的賣相。”

林旭學著郭衛東的樣子將自己腌的那頭豬也這樣燙了一下,同樣掛在通風的地方吹幹,然後拿著刷子均勻的在豬皮上刷一層脆皮水。

為了讓烤出來的乳豬賣相更好,需要刷三遍。

三遍過後掛在通風的地方重新晾幹,這時候才能放進烤爐中進行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