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安靜之二(第6/6頁)

這曾經是讓他覺得抗拒的事,現在他覺得,這讓人好安心。至少說明,這個圖書館沒那麽容易倒。

他還是和喻容時在圖書館裏一起看書,然後走出來,在星空下散步。易晚說:“我們是一直會這樣下去,還是以後會不一樣的?”

喻容時說:“現在是特殊階段。上了大學後,會不一樣的。”

只要上了大學,就會不一樣的,是嗎?

喻容時在讀博。他讀自然語言處理(NLP),一個有點前途的專業。NLP在那時還是個比較新興的概念。喻容時的研究內容包括隱馬爾科夫鏈模型及其改良在自然語言處理中的用途。盡管國外已經有這方面的研究,但在國內的此時,這還是一個比較新興的、而且看不到用途所在的東西。

易晚問他:“如果這個東西一直沒有什麽用呢?”

喻容時說:“我覺得不會。”

他在河邊拔了一根小草,說:“一直走吧。去了大學,你會發現世界變得不一樣。你有好多事情可以做,可以參加社團,可以辯論賽,還可以做研究……世界是多元化的。對了,你想學什麽專業?”

“數學吧。”易晚說。

數學。

大道至簡的數學。所有學科的最終基礎,數學。

喻容時說:“數學是很寂寞的學科啊。”

易晚說:“嗯。”

“好。”喻容時和他碰了碰拳頭,“我在大學等你。等你上大學了,我還要讀兩年博。”

易晚輕聲說:“好。”

阿波羅尼烏斯,伽羅華,高斯,黎曼,羅馬切夫斯基……易晚擡起頭,他看見星河,看見無數數學家的名字在歷史的長河裏熠熠生輝。

易晚突然有點高興。他又對未來有了一點期待。可他說:“好多人說,數學系只是好轉專業。”

“不一定吧。”喻容時說,“你喜歡它,是嗎?”

易晚閉上眼,把腦袋靠在他的身上:“嗯。”

喻容時依舊會送易晚回家。所有人都好像知道喻容時是易晚最好的朋友一樣,對他的存在已經熟視無睹了。易晚的爸爸在易晚初三時正式和梁姨結婚,為了顧忌那邊的感受,他已經不再和易晚打電話,除了新年時。嬸嬸對此罵罵咧咧。

企業、國企沒有變好,只是苦著苦著,生命總能從中找到生存下去的法門。其實這是幸存者偏差,不能生存下去的都死了。

嬸嬸到底是刀子嘴豆腐心。她嘴上說著馬上就到扔掉易晚這個負擔的時候了,實際也希望易晚高考順利。高三一年,家裏難得地安靜——或許也有60%歸功於初三的堂弟。嬸嬸發掘了易晚為堂弟補課的作用。易晚也理解。能有用的關系,是最穩固的。

今晚嬸嬸給堂弟燉了雞湯,順便給易晚盛了一碗。她說:“我聽人八卦說啊,全國大學最賺錢的兩個系。一個北大光華,一個清華計算機。哎喲喲,這是兩個風口上的專業啊!要不然人大金融和上海高金也是很好的呢!”

“你聽她在那兒瞎咧咧。”叔叔說,“高金是讀研的地方,弄了個半懂,就在這兒跟人炫耀呢。”

“你懂什麽。我之前就說過,易晚會有大出息。”嬸嬸橫他一眼,又說,“易晚,我聽說一些學校考好了會有獎學金。你們學校有沒有啊?”

“讀金融,要讀就讀金融啊。讀計算機幹什麽,還不是給人打工的。你看報紙上說的什麽,矽谷都歸華爾街管。華爾街要矽谷裁員,矽谷就得裁員呢!”叔叔說。

嬸嬸和叔叔就易晚讀計算機還是讀金融展開了爭吵。最後堂弟說:“要是能進最好的大學,讀小語種我都行……嗯?易晚呢?”

易晚回床上去了。

他看著天空,黑暗天空中懸掛著的月亮,呆呆地,將它定格在眼中。

長大吧。

嗯,長大吧。

去往不知曉的,卻更多可能性的未來。

是年六月,高考結束。是年七月,錄取發布。易晚作為全校最高分,和校長握手並照相。易晚表情很僵硬,但這並不妨礙他的照片被掛在學校門口的光榮榜上——每一科。

易晚的輝煌定格在了這張與校長之間的握手照中。

整個暑假,易晚沒有收到任何一個同學的電話,只有他的筆記被學弟學妹們搶走了。他的輝煌和用處,在高考結束後,就消失殆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