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糖炒栗子(第2/5頁)

徐叔搖頭:“這倒是無妨,哪怕再燒一千只餐盤,也花不到七千錢。更何況這是必須要花出去的銀錢,沒了餐盤,咱們拿什麽給監生們裝吃食?”

孟桑長呼一口氣:“我來改食單,將每日暮食的那道葷菜,改成小葷,或者大葷與小葷穿插著來。至於時蔬,也多改用價錢便宜些的。”

她苦笑:“怕只怕,蹴鞠賽一過,每日湧進食堂的監生至少要有一千名。即便咱們再怎麽改食單,也架不住來的人太多,撐不到下個月收利息銀子。”

“即便朝廷再撥下本錢,但依著規矩,這錢只能分出去給捉錢人,不能直接動用,根本解不了燃眉之急……”

再者,食單受制於銀錢,縱使孟桑可以多變化著來,但架不住食材單一。幾道菜式來回上,時日久了總會吃膩,必然會流失許多監生。

先前的努力,悉數白費。

就在三人愁眉苦臉之時,沈道身邊的書吏來了小院。

書吏叉手:“沈祭酒請孟廚娘去廨房商議事情。”

孟桑三人面面相覷,彼此心裏都有了猜測。

沈祭酒會在這個節骨眼找孟桑,不是為了蹴鞠賽彩頭,便是為了月料錢的事。

孟桑應了一聲,沒有耽擱工夫,立馬起身跟著書吏去往廨房。

謝青章從廨房走出,未曾想到一拉開門卻望見了孟桑正跟著書吏朝著這兒走來。

此處已是廨房所在小院的最裏頭,監丞、主簿、錄事共用西邊一間屋子,謝青章與盧司業的廨房在東邊,而沈道身為祭酒,獨占正中的一間屋子。

走在孟桑前頭的書吏是平日跟在沈道身邊的,所以……是沈道因為月料錢的事兒尋她?

沒等謝青章細想,孟桑二人已走到了跟前。

謝青章與孟桑互相見過禮。

他們還沒說上話,沈道拉開廨房的門,從屋內走出。

沈道望見謝青章,笑道:“剛想親自去尋你,不曾想你們在這兒撞上了,都來我廨房說事吧。”

片刻後,眾人在沈道的廨房內坐定。

沈道溫聲道:“此時尋你們來,是為了月料錢一事。”

他一字一頓道:“今次我不欲再找朝廷取本錢。”

孟桑和謝青章面面相覷,誰也沒有貿然開口,都在等著沈道接下來的話。

沈道沖著孟桑笑了:“承包一事,我也是聽孟師傅說的,不若仍由你來講?”

聞言,孟桑有些詫異,卻還是點了點頭,言簡意賅地說起承包制,心中隱約有了猜測。

沈祭酒不會是想直接在國子監推行承包制吧?

孟桑向謝青章說清楚了何為承包、如何承包等等細處後,末了,對著沈道慚愧一笑。

“沈祭酒,此舉雖然可以變出為入,但也有許多致命的短處。譬如是否有人監管,譬如承包之人做吃食是否偷工減料,譬如吃食定價是否合理,譬如照顧不到家境貧寒的監生……兒這些日子也細細想過,覺著將承包制全盤拿到國子監用,並不妥當。”

謝青章聽完,若有所思地沉吟片刻,忽而開口:“雖還有很多不足,但其本質仍然不失為一個好法子,也並非全然沒有可取之處。”

“私以為,這比捉錢更有利於民生。”

“不錯,”沈道頷首,斂了笑意,顯出幾分高官的氣勢,“捉錢之制,原是為了供應各處官衙的公廨錢,從而出現的付本收利之制。然而究其根本,富戶既免其徭,貧戶則受其弊,實乃盤剝百姓之舉。”①

“雖然聖上已經削減一半的利息銀子,但是民間貧農仍有二倍、四倍乃至十倍歸還銀錢給捉錢人的。甚至借債者本人雖死,則子孫代償;子孫已無,則由親戚旁支代償;宗族已亡,則保人代償……最終被逼到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謝青章輕嘆一聲:“從國庫散入民間的本錢越多,就會有越多的貧戶被牽扯進無窮無盡的還利之事,自此不得解脫。”

沈道頷首:“聖人早就有意取締捉錢,只是一直苦於沒有更好的法子。國庫尚算充裕,卻也養不起這麽多的官員和監生。”

“而承包之制雖有諸多問題有待解決,但終歸是有法子能約束,且不涉及百姓。以此來解決公廨吃用,比之捉錢之制,實是一樁善舉。”

沈道面向孟桑,目光溫和:“我欲在朝會進言,提及先在國子監施行承包制一事。”

“取締捉錢一事,牽涉甚廣,動了許多人的錢袋子。不過你放心,修遠是可信之人,老叟亦會管住嘴,絕不讓任何歹人知曉此事是你出的注意,免得讓你身陷險境。”

孟桑聽到這兒,心中百感交集,呼出一口郁氣,緩聲道:“兒以為,即便在國子監裏施行承包制,也不能完全取締原本的食堂。”

“監內尚有許多家境貧寒的監生,應付筆墨紙硯已是不易,並沒有多余銀錢來購置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