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烤鴨(第3/5頁)

孟桑一口氣交足一年房錢,一手摸著實實在在的銅鑰匙,另一手拎著裝滿她剩余銀兩的大布袋,樂滋滋地眯起眼,活像終於吃到燒雞的小狐狸。

甭提窮不窮,在這偌大長安城,她好歹也算是有固定居所的人!

至於置業買房……一步一步來嘛。

咱買不起皇城腳邊務本坊的宅子,那去房價低些的南邊裏坊買唄。畢竟這種工作在一線市區卻住在郊區的打工人生活,上輩子身為社畜的她早就習以為常啦。

風風火火租完房,又購置了一些必要物什,孟桑妥帖放好剩余銀錢,鎖上家門,便與徐叔回了國子監食堂。

此時,鴨子已經刷了第二次皮水,只待晾夠時辰後灌進料水或新鮮果子,被送進公廳爐開烤。

烤鴨這道吃食,做法很多,但主要分兩種口味——北京烤鴨和南京烤鴨。兩種各有各的滋味,真正的好吃之人根本不挑,哪種都愛。④

南京烤鴨,妙就妙在最後澆上的鹵水,堪稱點睛之筆。煮出來的高湯加上調配好的香料,糖和醬汁也必不可少,然後蓋上鍋蓋慢慢燜煮。直至香料、輔料與高湯各自的風味糾纏到一處,轉化為濃厚鹵香,這一碗鹹甜口的鹵水便做好了。

而北京烤鴨又有自己獨特的吃法,現下尚缺胡瓜絲、蔥白絲和餅皮。前兩者只是切細條,交給紀廚子三人或者幫工去做即可,無須孟桑親自動手;後者卻得由她親手和面,再擀出一張張圓圓的面皮,每張之間塗上油後摞在一處,上鍋蒸熟。

幸好五個徒弟裏,文廚子原先就學過一些白案功夫。孟桑耐心地教了做法,又手把手帶著他做了一遍面皮,幾乎就能安心放手,將做餅皮的活交出去,自去熬甜面醬。

忙活半天,就到了各只鴨子入公廳爐的時辰。那場面,說是萬眾矚目也不為過了。

公廳爐,實則也就是後世的大烤爐,一回能烤制大量點心糕點或者其他吃食。各府衙的公廚大多是設兩只,而國子監食堂原先要供應上千監生的吃食,足足設了四只公廳爐,便於做事。

眼下,也方便了孟桑同時烤制兩種不同風味的烤鴨。

烤之一事,著實沒什麽可說道的。

取來一只只風幹後的肥鴨,或是灌料水,或是填些時新果子,接著送入爐子裏烤制即可。做南京烤鴨的那一爐得費些心神,中途要開爐將之取出,從鴨尾排出料水,隨後再送回爐中烤上兩刻,即可出爐開吃。

公廳爐中散出猩紅火光,一跳一跳地,很是活躍。四爐齊用,更是讓整個後廚悶熱不堪,仿佛人也身處烤爐之中,額頭泌出細汗。

隨著日頭後移,烤鴨的香味越發濃厚,甚至能聽見鴨油滴落到燒到火紅的炭中,激起的一聲聲響。

孟桑站在離公廳爐不遠的一處灶台前,熬制明日做月餅會用到的糖漿,時不時就得分神去看一眼火候。

聞著滿屋子的烤鴨香,孟桑隨口問徒弟們:“你們昨日跟監生們說了,今日暮食是烤鴨吧?”

“說了說了,”柱子笑嘻嘻地切著胡瓜絲,言語神情誇張極了,“監生們聽見的時候,那眼睛都在放光,跟餓了好多日似的。”

孟桑笑了:“那咱們趕緊準備好,待會兒監生們快來了。”

只是不知北京烤鴨和南京烤鴨,哪種更得監生偏愛呢?

真是個無解的難題啊!

四門學講堂。

錢博士前腳剛出講堂,原本乖巧淡定的監生們後腳就躁動了,一個個飛快收拾桌案上的文卷筆墨,頭也不回地往外奔去。

其中,以許平和薛恒的動作最為迅速。

他們二人出了講堂,快步往食堂而去。在聽見後頭越來越靠近的腳步聲後,許平二人對視一眼,無須說什麽廢話,默契地加快了步伐。

聽說今日烤鴨是孟師傅把關,可不得搶個頭盤!

就這樣一人追一人,一堆人趕著另一堆人,紛紛越走越快。

如若不是憂心被主簿抓住,斥責行為不端、不合監規,只怕這群人能直接夾著文卷筆墨,不管不顧地撒腿開跑!

國子學講堂與太學講堂挨在一處,是六學講堂之中,離廨房與食堂最近的。

田肅等人剛慢慢悠悠出了講堂,正商議待會兒去東市哪家大酒樓用暮食時,就瞧見四門學、律學等四門監生,飛快掠過他們跟前。

這些人一撥一撥地連成長線,人人憋著氣繃著臉,頭也不回地往食堂而去,眼中再望不見其他。

感受著面前一陣又一陣帶起的風,田肅等國子監生面面相覷。

良久,才有人狐疑道:“不是說食堂的吃食難以下咽麽?緣何他們看上去,皆是急不可耐的模樣,跟惡狼忽然瞧見獵物一般。”

此言打破平靜,諸人議論紛紛,其中已經有數位監生在猶豫,是否食堂的吃食當真變美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