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戰事(三)(三合一)(第2/8頁)

連松成起初覺得冒險,但東海水軍是什麽亂樣,他這個總督再清楚不過。敬王謀反,江南十二城不知有多少世家跟著摻和了一腳,敵在暗我在明,不放任昌州徹底的亂一場,怎麽看清都是哪些人在混水摸魚。《老子》中說,將欲取之,必固予之。兵法講欲擒故縱,放長線釣大魚,便是如此。

總督一死,昌州軍中必有異動。連松成思索過後,知道這是在將計就計,把東海水軍給了出去。

這一路他和楚珩同行,實則是第一回 真正接觸這位漓山東君。他印象中,楚珩是在三年前當上禦前侍墨的,若不是親眼所見,誰能想到陛下身邊竟藏著這麽一號人物,細想直教叫脊背發寒。也不知道陛下和漓山究竟達成了什麽交易,讓姬無月願意侍墨禦前,而皇帝竟也信任其伴在身側。

令連松成費解的還不只一件。這一天下來,天子影衛對楚珩,說是勤謹侍奉也不為過。要知道天子影衛是帝王刀兵,只聽帝令,他們在外秉承帝意,王公貴族文武百官,誰的臉色都不用看。但連松成卻發現,無論正事還是別的什麽,影衛都會聽從楚珩的吩咐,令行禁止。就算陛下和漓山有合作、楚珩是大乘境,但這都不能是天子影衛侍他如主的理由。

昌州總督百思不得其解。

……

梅雨泛濫連綿,一下就是半個昌州。

沒有人知道被大水淹沒的南江五縣此刻在經歷什麽。僅僅是洪水沖垮堤壩的第五日,突如其來的瘟疫以詭異的速度在這片飽受肆虐的土地上蔓延開來。

不祥的黃斑像振翅而起的蝴蝶,飛過的地方,浮屍千裏,餓殍遍地,轉眼間魚米之鄉就成了片片死海。

南江五縣的縣令向昌宛諸城連請救援,然而所有送出的信件、派出的人都像是石沉大海,得不到一點回應。

江堤的缺口像是吞沒一切的兇獸,將南江五縣蠶食殆盡,數不清的腐爛屍體滾入瀾江,染濁了滾滾江水。

大雨滂沱的傍晚,瀾江北岸,敬王淩熠站在定康城最高的瞭望台上,看著混濁的江水咆哮著往下遊的方向湧去。

他身側的年輕人是定康周氏的世子周敏才,唇角勾著抹愉悅的笑:“昌州一切順利,下遊的穎海城已是在劫難逃。流言業已散布出去,一切都在預設之中。”

敬王“嗯”了一聲,在南山佛寺逢遇的陰霾終於一掃而空,露出了個久違的舒心笑容。

周敏才朗聲繼續道:“連松成已死,又有武尊親至,東海水軍是囊中之物,想來今夜就會有好消息了。北狄十三部和南洋澤國已經準備好,只待王爺一聲令下,便會出兵襄助。再加上昌雲宛三州,定康周氏願追隨王爺,將這天翻他一翻!”

“好!”敬王一拍闌幹,臉上寫滿勢在必得的恣意,他垂眸俯視著腳下洶湧的江水,語氣森冷:“南江的正下遊是穎海吧!穎國公蘇闕不是淩燁的股肱麽?輔政大臣一品國公,好不風光!呵,當年本王的皇長兄就是被他帶兵平的——”

敬王眼中湧起恨意:“如今換到他兒子蘇朗也一樣的欠收拾!南江五縣的瘟疫也該流到下遊的穎海城了,廢了淩燁這條臂膀,就當是給江南十二城幾位世家主跟隨本王的見面禮。”

周敏才會心一笑:“瀾江大雨連綿,天助王爺成事。疫情不絕,蓋因為帝者昏庸無道,這才引得天降災厄,追隨王爺乃是順天而為。”

雷聲滾過,暴雨漫江的聲音是如此悅耳,周敏才漫不經心地聽著,隨手將那封南江五縣縣令求援的紅標信箋遞出瞭望台外,驟雨很快澆濕了承載著數萬人性命的一張薄紙,烏沉的墨水暈染開來,混著雨水一起砸到泥地裏,成了人腳底的一縷輕賤塵埃。

昌州要徹底變天了。

……

是夜,東海水軍駐地。

水軍右師提督秦友方結束了夜間的巡視,還沒在營內坐穩,就聽見外面一聲極尖銳的哨聲,伴隨著一陣馬的嘶鳴突兀地傳進駐所內,秦友方心頭一跳,傳訊兵跑進營帳,卻還未及開口通傳,外面就疾步走進了兩個人——

一個是現今的昌州州牧芮何思,都說他是個一團和氣的老好人。另一個則是水軍左師提督姜鏑,瀲灩姜氏的人。

兩人和秦友方私下裏沒太大交情,各司其職而已,眼下不請自來,還帶著一股子來者不善的意味。

秦友方緩緩站起身,目光微冷,沉著嗓子道:“芮大人和姜將軍深夜光臨,不知有何貴幹?”

芮何思臉上掛著和氣的笑,說出的話卻與神情極不相稱:“自是來同秦將軍做水軍右師軍務交接的。”

秦友方面色一寒,目光銳利如鷹隼,常年軍旅生涯養出的剛煞之氣隱隱露了出來,語氣冷硬地開口:“芮大人,我敬你是昌州牧,但州牧掌政而不涉軍務的大胤律例您沒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