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方便面帶來的新財路……(第2/5頁)

回去時,姜言意便問封朔:“你們在那邊聊什麽?”

一開始聲音大她還能聽見,後面聲音小下去了,她就聽不見了,只不過那幾個哨兵看了她好幾次,似乎在笑著跟封朔說什麽。

封朔撒起謊來臉不紅心不跳:“在談駐邊防守的事。”

姜言意雖有疑慮,但也成功被帶過了話題,她想起那些哨兵烤的焦黑餅子,問:“軍營裏何不直接發配糧食給這些偏遠哨樓的哨兵,讓他們自己煮吃的。”

封朔回了兩字:“麻煩。”

哨崗那般多,一旦給糧食,那麽油鹽也得配給,這不是一項小工程,而且一旦有異動,哨兵都得盡快趕回報信,身上揣著餅子,什麽時候都能吃。若是發糧食讓他們自己煮,鍋只有一口,若碰上個什麽意外,指不定就有哨兵得餓肚子。

歷朝歷代的經驗教訓總結下來,分發做好的面餅子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姜言意感慨道:“這些在哨樓駐防的將士也挺辛苦的。”

封朔嗓音裏說不上是滄桑還是冷硬:“有得吃還不是叫苦的時候。”

當年南境明翰國攻破邊城,斷了糧道,樹皮草根他都跟著親兵們啃過,若不是還有一絲殘存的理智在,怕是得生啖死去的同袍血肉。

姜言意曾在西州大營待過一段時間,也知道最底層的將士都不容易,作為一個軍營的掌權者,封朔已經盡自己所能去讓普通將士吃得飽了,但還想吃得好,這肯定是辦不到的。

他供養的是二十萬大軍,不是幾百幾千人。

姜言意突然想起後世的方便面來,不管是幹吃還是泡水吃都能果腹。

其實在她原來生活的朝代,在漢朝時候也有古代版的“方便面”,乃淮陰侯韓信所發明,稱為“踅(xué)面”。

只不過是用蕎面混合面粉烙成鍋蓋大的薄餅,曬幹後切成條,吃時下鍋滾沸水,撈進碗裏放大油澆辣子即可,雖然只能存放三五天,但也能在短時間內解決三軍吃飯的問題。

她在火頭營待的時間尚短,西州大營又沒打仗,姜言意還真不清楚這個世界有沒有踅面。

不過對哨崗,踅面還是有諸多不便,反觀後世的方便面,倒是可以用在這種地方。

——有條件的時候泡開水就能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湯面,還可以搭配蕎面餅子吃,既能暖胃又能果腹。沒條件就啃幹脆面,也不存在浪費。

姜言意思索了一路,回自己店裏後,等晚間吊湯的時候,就取了一些面粉試做方便面。

和面、餳面她都是按照做普通面條的法子來做的,等面餳得差不多了,才開始抻面。

抻面由雙條反復折合對拉而成:把面團搓成長條,左右手各握住面條的一頭,這個力度得把握得恰到好處,沒握緊,面條摔到地上去了,這團面差不多就毀了,勁兒大了,又容易把面頭撚斷,可以說很考驗廚子的功底。

遛條時,右手的面頭向左手一搭即撒手,與此同時左手將面頭向上一翻,成麻花狀,再往案板上一摔,面條的勁道就出來了。經驗老道的抻面師傅做這一步就跟表演雜技似的,還能把面條甩出幾個花樣來。

很多面都是抻面演變而來的,七折為大拉面,十二折則為龍須面。

手工抻出來的面滑爽筋道,絕不是工業機器攪出來的面團可比的。

姜言意學抻面那會兒,教她們的老師傅就時常感慨,說早些年大江南北隨便哪處館子,但凡是做面館生意的,店裏掌勺的廚子都遛得一手好條,甚至還得靠這項抻面的本事招徠顧客,如今基本上很難見到了,學廚的年輕人都講究速成,有了攪面機,也不願再費苦功夫去學這些,他們老一輩的,有時候真擔心這些傳了祖祖輩輩的手藝沒了接班人。

一個時代的趨勢不會因少部分人的執著而停下,但上輩子姜言意還是在大學畢業後放棄了大城市裏的工作,回老城籌劃開一家老字號火鍋店。

那是她爺爺一輩子的心願,時代不同,一門手藝在不同輩的人眼中的意味也不同,年輕人覺得可有可無的東西,可能是老一輩兢兢業業生怕弄丟了的東西。

上一世的父母曾因為她放棄高學歷好工作回老城反對過她,但姜言意覺得,讀一些書,見識一些人和事,並不是就要把自己套進世俗的活法裏。讀書識人都只是為了明智懂禮,她已經見過這浮華背後的模樣,還是更喜歡一鍋一勺間烹炒出的煙火氣。

姜言意打住回憶,抻好面條後,把面團繞放進碗裏,裝了差不多大半碗後,就放進蒸籠裏蒸。

抻面比較麻煩,如果制作方便面成功了,後面需要批量制作的,制面條這一塊,姜言意打算用做掛面的法子制面條,不然太折騰了。

後世的方便面,不管是油炸的還是非油炸的,都要經歷蒸面這一步,不然面餅沒法直接泡水吃。